今天我们就跟着黄静洁女士去蓬皮杜广场走走,幸运的话可能会碰到一些街头艺术家。巴黎人给这个地区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博堡”,蓬皮杜中心所在的博堡是巴黎最热闹的街区之一,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地下购物中心,更有数不清的特色小店、小饭馆和娱乐场所,每到周末这里人山人海感觉有一半巴黎人都跑到这里来了。蓬皮杜中心前方这个缓缓下沉的广场就叫做蓬皮杜广场,一向是艺术家活跃的地方,大家经常可以在广场上看到绘画、舞蹈、乐器、演奏、杂耍、自制手工艺品或者行为艺术的展示。观众看得高兴,艺术家们也自得其乐、自信满满,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无论有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都可以自由自在的表达。只要拿起画笔、只要尽情的跳起舞我们都是艺术家。大家已经知道蓬皮杜中心一共六层的建筑里只有两层是博物馆,其余部位是图书馆、电影院、画廊、艺术作坊、艺术工作室等等。也就是说,不仅是仰着脖子膜拜大师的地方,更是人人可以参与活动的地方,蓬皮杜的儿童艺术作坊也非常有名,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听到专家对于作品的讲解,更有机会亲手创作属于自己的绘画和雕塑。参与感是现代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现代艺术是一种可以参与其中的艺术。当我们站在一幅现在抽象绘画面前,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艺术家告诉我们的方式去理解他的时候,当我们在蓬皮杜中心前画画、跳舞、弹琴、表演、杂耍的时候我们在参与艺术。当初设计蓬皮杜中心的时候设计师们正是这样考虑的,他们要把巴黎的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成一个人人都可以走进来、都可以参与、都可以用、可以玩的地方。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现代艺术馆,昨天我们以第四层的克莱因作品结束,今天我们将继续留在第四层去看一些其他的作品,不过在进入展厅以前我们来看看巴黎的全景,因为这里是看巴黎最好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蒙马特高地上纯白的圣心教堂、巴黎圣母院还有蒙巴纳斯大楼,这座大楼与蓬皮杜几乎同龄,是公认的巴黎最丑建筑。它问世仅仅两年后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的巴黎政府,便通过了“禁止在巴黎城内建造摩天大楼”的限高法律。此外这大片大片的屋顶也是巴黎的一个特色,他经常成为电影里追击戏的场景。屋顶的色彩与形状高低起伏相互配合,有相似也有对比,很像一幅画,这就是艺术之都的巴黎。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蓬皮杜中心的内部,在蓬皮杜中心一切都是互动,一切都是艺术,一切都与生活相关!今天黄静洁女士和海龙老师两个人依次为大家要介绍的四部作品,每一部作品我们都可以走了进去,都可以摸一摸。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部作品,它看起来很奇怪,有好多物件都在墙上挂着,还有很多小黑板、涂鸦,它的名字叫《本的商店》。海龙老师告诉我们这位艺术家的名字就是本,他的全名叫做本杰明•瓦提耶。本就是本杰明的昵称,这个就是他开的商店!这个故事我们还得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法国南部的尼斯开始讲起,尼斯是当时法国现代艺术的一个中心。当时本就在尼斯开了这一家小店,他同时还搞些艺术创作,当年就是这样一间的红色的小店伫立在尼斯的街头,里面买些旧货,比如旧唱片、旧相机还有一些小玩意儿,当时本的这个商店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很多人来这里留言,发布一些信息就像是一个公告栏。还有的人他们纯粹是来凑热闹:看一看、玩一玩,交谈,对话!本的小店尤其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喜爱,渐渐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尼斯现代艺术学派的聚集地,其实这个小店已经成为了一个互动艺术、一个行为艺术。这个小店这么小,里面很挤,当时里面经常站满了人,本呢他自己都没有地方站,只好站在店门口然后每次从里面出来一个人他就得搜一搜,看看这个人有没有趁机从里面带出旧唱片等东西!这是个真实的商店,却存留在了博物馆!这就告诉我们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可以留在博物馆里成为艺术!(本杰明•瓦提耶1935年出生于意大利,在法国南方城市尼斯生活并从事艺术创作,1958年年轻的本杰明在尼斯一条街道的32号开了一家小小的旧货店,主要从事旧唱片和旧相机的买卖,小旧货店先是被命名为“32号实验室”随后又叫做“本的怀疑一切画廊”,他很快成为尼斯现代艺术家们喜爱的聚会场所,人们在这里发布消息进行各种讨论、甚至争论,本杰明认为一切都是艺术,60年代他参加了许多艺术运动,去推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他的小店本身就体现了这种联系,1972年小店被拆除,之后他被蓬皮杜中心买下,正式命名为《本的小店》并重新组装在展厅里。)
现在我们又到第二个作品,这个作品看起来有点不一样,它也是可以走进去的,而且全部的颜色只有黑和白,黄静洁女士说她像到了北极,有个像北极熊的门。里面真是一个很奇妙的空间,很大。海龙老师告诉我们它叫做《冬天的花园》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在冰川里凿出的一个大洞,当时艺术家在设计之前,他首先做了一个小小的塑料模型,后来在1970年左右他把这个小模型放大,成为可以站进来十几个人的大洞,所以我想他可能在表现的一个空间,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用一种叫做环氧聚氨酯的化学材料做成,踩上去有种特别的感觉,刚才是琳琅满目,现在是极简,简到只有两种颜色黑和白,只有线条!它的作者让•杜布菲出生于1901年,是一位法国画家和雕塑家,他试图避开传统的美学标准,让作品更真实、更人性化,他的艺术生涯丰富多彩。参加过许多展览,作品在法国和美国都受到欢迎,《冬天的花园》是他在1969至1970年间完成的作品,杜布菲先是制作了叫较的模型,随后用塑料树脂放大了五倍变成我们在蓬皮杜中心看到的规模。这是杜布菲纪念碑雕塑系列中的一件,该系列的作品都有类似的白底色和粗黑线条,比如芝加哥街头的“站立的野兽纪念碑”和休斯顿的“鬼魂纪念碑”。
接下来我们走进第三个作品,这个作品后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它最初诞生于1985年,在伦敦的一家画廊里,当时这个作家答应为画廊设计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必须同时牵涉到声响和安静,这是两个非常对立的因素。而当时他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刚好画廊隔壁正在施工,非常的嘈杂,艺术家干脆缝一圈毛毡毯来隔音。想要把一切的噪声排除在外,在中间放了一架钢琴。钢琴的声音、外面的声音、毛毯的隔音产生一个强烈的对比!所以这个作品名字叫《困境》!(约瑟夫•博伊斯出生于1921年是著名的德国行为艺术家,他信奉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作品包括各种雕塑和行为艺术,《困境》这间装置艺术作品诞生于博伊斯去世前一年。起初是为伦敦的安东尼多傅雷画廊所做的,当时画廊的隔壁正在装修产生大量噪音,于是博伊斯答应画廊创作一件体现声音与安静对立的作品,正如《困境》所展示的那样,这件作品体现了种种矛盾与复杂,需要参观者设身处地的去体会。)我想当我们能处理好生活中的对立统一时,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毛毡毯隔离了外面的噪音进来也阻止了钢琴的旋律出去!所以世界大概不可能两全吧!
第四幅作品让人感觉很舒服,这里是有180个铁笼子里填满月桂树的树叶建成的空间,他创作于2000年,月桂树叶定期更换,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这些非常清新的月桂树叶的味道!一侧的笼子外面有个树叶形状用金属雕成的肺,这是一个雕塑作品,这个作品叫做《呼吸影子》艺术家大概是想通过这个肺来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呼吸的感觉,来体验一下四周的味道,那今天这个作品用笼子来装自然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结合自然和不自然。黄静洁女士说刚才海龙老师讲到了自然,这也是我们今天中国社会特别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自然就是大自然。我们人为的不自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个作品特别伟大的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和自然在一起,都和自然互相关联的,所以看一个有意思的新作品要拿我们的心去感受。其实现在作品就在告诉我们我们感受什么、我们想改变什么、我们在思考什么我们不该做什么……(这个作品的作者是朱塞佩•佩诺内,他生于1947年是意大利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接触,通过不断吸收自然的元素,提高视觉、触觉、嗅觉上的品质并由此探索神奇美妙的自然。佩诺内时常会在作品中引入自然的因素,例如水垢、雨、太阳等,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里曾经安置过好几座配诺内的大型作品,他们都与树木有关。《呼吸阴影》是典型的佩诺内风格的作品,佩诺内希望人们在这件作品里感受呼吸、感受诗意、感受到树叶的干枯变色、也就是感受到时间在呼吸之中的流逝。)
这次的旅行让我明白现代艺术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用心感受,人人都是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