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勇气更新”群里的齐崇老师热心公益且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前一段时间,她在群里分享班主任经验时提到她最爱的书籍是萧红的作品,那时脑中便尽是萧红了,想着萧红的书一定要拜读。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回忆性记录小说。萧红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淡淡的感伤在人们的心头弥漫而来。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大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那么大,那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像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没有恶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功夫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了那许多的高兴。后园一时都让我搅乱了,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从这儿看出,萧红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邻居家的“童养媳”只有12岁,却备受凌辱,为了活命“小心翼翼”,在婆婆的脸色下生活,勤劳苦干,却被无知婆婆残害致死。冯歪嘴子的儿子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住在钻风漏雨的“租”来的茅草屋不说,“拉着小驴饮水”是小小的他每日的必修课。萧红有一个陪着她、惯着她、爱着她的爷爷,是她人生的财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爷爷给了她“和天地连接在一起”的大世界,给了她一个“鲜绿”的乐园。萧红在园子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奔跑,亲吻着每一片空气,亲密接触着“后花园”里的大自然。她是多么畅快,多么酣畅淋漓地享受着天地间的一切,似密闭很久的鸟儿找到了茂密的丛林,又似蝶儿吻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翩翩起舞至夜色茫然也不肯离去。
祖父的后花园,是萧红的乐园,爷爷捡稻穗,萧红也跟着后面捡,尽帮倒忙,把狗尾草当稻穗拿给爷爷,爷爷看了并不生气,呵呵一笑,给萧红采摘嫩黄瓜吃。萧红在这片园子里,尽情地释放自己,捉蜻蜓,捉蚂蚱,她把玫瑰花戴在爷爷头上,爷爷并不生气,还会跟着她一起哈哈大笑。爷爷总是那么慈爱。
萧红虽然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因父亲重男轻女,而母亲在生了弟弟之后,对她也是无暇顾及。年幼的萧红几乎没有得到过一丁点父爱、母爱。幸亏有爷爷对小萧红疼爱有加,萧红的世界才不会是灰色的。爷爷把掉进井里的“小猪”、“鸭子”用黄泥涂好,烧熟后把嫩嫩的、最好的部分给小萧红吃,萧红自然是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对萧红在生活上的关爱,爷爷还教萧红传统文化知识。和父亲不同,爷爷没有“男尊女卑”思想,他教萧红读诗、翻译诗,学习知识,对于小萧红不懂的地方,爷爷总是给予耐心讲解。正是有了爷爷对她的教育,萧红文化功底很是不一般,为她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萧红的童年能够有爷爷陪伴,没有被弃之不管,实属幸事。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贫困不堪,大多数人都在为“吃饱肚子”在挣扎、呻吟;这多数人在精神上又是那么麻木、无知。小萧红在爷爷身边能够快乐地享受温情和疼爱,虽然童年短暂,但这是永远不会抹掉的爱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