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BC看到了A的捕鱼器的神奇,求他分享新发明的捕鱼器。
但是A还对昨天的事情耿耿于怀。他还记得自己的牺牲……他还记得他们俩的嘲讽,而且他还想到了风险。“如果他们把我的渔网弄破了怎么办?如果他们不还我怎么办?那我就要从头再来了。再见,穿树叶的哥们儿!”想到这些,A拒绝了两人的要求。“对不起,哥们儿。我自己做了渔网,你们俩肯定也能自己做,至少你们现在知道那东西是有用的,对吧!”尽管B已经看到用渔网捕鱼的效率,但他很担心自己能不能编织出这样一张网。他对A说:“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编织出来?我以前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东西,而且我也挨不了饿。我怕自己织好网前就饿死了!”
B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好吧,你这个吝啬鬼,看来你是不会帮我们什么忙了。我们知道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编织渔网时,你把富余的鱼借给我们吃,那样我们织网时就不用挨饿了。等我们捕到多余的鱼,再把鱼如数还给你。”
尽管A觉得这个办法比白白把网借给他们要好,但他还是不放心。“如果我把鱼借给你们,怎么保证你们不会躺在沙滩上一整天都不干活呢?即使你们织出自己的网来,也许还不好用呢。如果那样,你们就永远无法还我鱼了,而我失去了自己的储蓄,一无所有了!你们总得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B和C这才明白,他们让A冒险把鱼借给自己,却没有考虑到他的个人利益。但是捕到更多鱼的诱惑太大了,所以两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让A忍不住冒险一试。他们认为必须在数字上做文章,于是金融思维诞生了!B走近A,说道:“我们做个约定吧:你借给我们一条鱼,我们会还你两条。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啊。除了这座小岛,你到哪儿能找到这样的高回报?”
A并不是一定要把鱼借给别人,他还有其他方案,包括以下4个选择:
1.他可以把鱼留下,留着自己以后吃——这是最保险的选择。这样,他不会有任何损失,当然,他的储蓄也不会有什么增长。
2.他可以放纵一下,不再干活,将自己的储蓄(存下的鱼)消费掉。
3.他可以建立自己的渔网出租公司。如果艾伯每天吃掉一条富余的鱼,两天就可以再编织出两张网。
4.他可以把两条鱼借给,收取100%的利息。在这个方案中,如果两个人按照约定利率足额偿还,艾伯就可以得到4条鱼。但是,这个方案也存在风险,他们可能会翻脸不认账。
总的来说,A处理储蓄(鱼)的方式只有5种:
1.他可以把储蓄存起来。
2.他可以把储蓄消费掉。
3.他可以把储蓄借出去。
4.他可以用储蓄投资。
5.他可以将上述4个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毫无疑问,A的最终决定取决于个人对风险和回报的偏好。但不管最终方案是什么,他的抉择都会惠及这座小岛的经济,而且也不会给自己的两个邻居增加负担。
追求更多是人类的本性。不管已经拥有什么,我们总是想要更多。也许不是想要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乐趣、更多的选择,所有这些需求都需要资本。
有了多余的鱼,小岛上的几位居民每天终于可以比原来多吃一些鱼了(原来是每天一条鱼),但是经济并没有增长,因为他们的消费增长了。而他们的消费之所以增长,是因为经济增长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令人不解的是现代经济学家竟然会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富人致富的原因(至少开始时)是他们为他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A就为那些没有足够储蓄的人提供了储蓄。如果他赢利了,那也是因为他提供的服务对别人是有价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