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冒着严寒,怀着不安的心情,与妻登上前往阿勒泰的火车。虽也经常出差,但乘飞机多于坐火车,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目的地虽相同,但心境却不同,二十年前的点点滴滴顿时如影片般一一清晰浮现。
二十年前,胸怀人生的愿景,祈盼布鞋换皮鞋的奢望,告别蓝田故土,告别亲人,独自一人乘坐三天两夜火车,开启西部寻梦之旅。第一次出远门,父母的担心挂念,只能化作无奈的叹息和不舍的泪水。
别了,黄土地;别了,白鹿塬。
西出阳关,越走越荒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丝生机,虽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外边的景象所震撼。列车在叮咚叮咚的喧嚣声中,终于到达乌鲁木齐,走出车站,终于见到了人,看着一个个高鼻梁、蓝眼睛、花裙子、八角帽…,好似出国了。
人生地不熟,便不敢久留,又登上开往阿勒泰的长途大巴车,一路上多次遇武警设岗盘查,心中硬生一些恐惧。因是夜班车,发车时天色己暗,窗外一片漆黑,偶尔对方来驶来一辆车,让人才不怀疑只是单车前行。既无趣事,身体也有些疲倦,索性睡觉吧。
天刚蒙蒙亮,车子就进了阿勒泰客运站,环顾四周,不见高楼大厦,不见霓虹闪烁,如果不是大姐来接我,还以为下错了站。两山之间一条河,不多的楼房和低矮的平房在山谷中依水傍山而建,这不如内地的县城繁华。难道我选择错了,在这里如何实现人生报负?这不是叫市吗?怎么如此寂静。而这正是目的地-阿勒泰市。
初来无事,便在姐姐的餐馆当起“店小二”,渐渐适应环境,适应当地饮食,体味风土人情。日子久了,便也生出几分爱意。因转学复读麻烦,自己又没有把握,在几位老乡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便决定报名参军,到部队这个大学校锤炼自己、找寻出路。报名、体检、政审、复查…,不安的等待着入伍通知书,生怕事情“黄了”,一切又要回到原点。终于心遂人愿,我们三十几个热血青年一起被分到了乌鲁木齐,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穿上绿军装,人也多了几分精气神。时隔几个月,再次来到大都市乌鲁木齐,既熟悉而又陌生。
三年尽义务,三年军校苦读。毕业分配时,再次送择了阿勒泰,成为一名边防戍边军人。基层的经历是短暂的,但也是最难忘的,每每翻看别尔克乌执勤点那青涩的诗歌,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策马扬鞭的雪海边防。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至今,我对这句话仍深信不疑!因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坚持每天用文字记录生活、鼓舞斗志、抒发情感,慢慢让一个“写作盲”爱上了笔和纸。春节过后,便走进了让人羡慕的团机关,从此不再离开。在哈巴河这个小县城,我结婚成家,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本以为人生就此了,谁知又遇贵人恩,再次回到阿勒泰,实现人生的第二次跨越。在全新的工作岗位,深感本领恐慌,唯自我加压充电,不需扬鞭自奋蹄。不久,就收获了周围赞许的目光,多次得到大boss的表扬,也算新人站住了脚。
一年后,命运再次改变,我有机会到乌鲁木齐工作了,兴奋、激动、不安充斥着大脑。临别前一天,科里给我送行,那时对喝酒还没特别要求,在蒙古包里,我们尽情的吃、尽情的喝、尽情的唱、尽情的舞,让人心生几许不舍与留恋。晚上部里又叫吃饭,没想到单位2号、4号、5号都来给我送行,平生第一次受此殊荣,第一次感动落泪。至此,距我来疆整整十年。
走马进首府,来到大机关,至今也刚好十年。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情怀;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历经多岗位锻炼,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厚重了思想,收获的是沉甸甸的荣光,这份成绩弥足珍贵,这份感情难以割舍。一路走来,但凡遇到困难,总有贵人相助,这份恩情永记!
时间又到了下个十年、二十年,何去何去?我一遍遍的追问自己?
作于2018年冬日
张小明,男,笔名:蓝田塬人。1978年10月24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关镇陶峪河村二组,先后在陶峪河小学、王村中学、城关中学就读。1997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程度。历任战士、班长、学员队指导员、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教导队教员、军务参谋、教导队队长、秘书、外事科长等职,中校军衔。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家乡永远是心中的思念和牵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