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因为某人某事而生气,我们一般都以为,事件是引发我们情绪的原因。
我学习了NLP之后,发现在事件和情绪之间还有一个信念,不同的信念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我们称之为ABC法则。
ABC法则所谓“ABC法则”,A是指外在事件,B是信念,C是指结果或感受。
在常人看来,C是A的直接后果,就是感受是事件带来的。但奇怪的是,相同的触发事件对不同的人会引起多种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知道B信念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主导所引起的感受。
那么,什么是信念呢?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么样”,或“事情就是怎么样”的主观判断,是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
对于很多人而言,信念就是真理,事情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然而,信念只是本人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并不是说真理就是这样。能够把主观信念与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是一个人已经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认证了。
不过,如果没有学习,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很多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龙湖少儿服务中心暑假办了个幼小衔接班,因为汕头暑假天气炎热,教室里每天都开空调。第一周,我进去听课,觉得空调有点冷,看了空调上的数字,显示是25度。
我跟老师沟通,该班的老师说25度没问题,第一,孩子们都没有说太冷,第二,她自己天天满身大汗。老师很关心,问我是不是刚好坐在空调对面,最近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我们这个老师是一位老教师,她的信念很坚定,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我还是让她们提高一度,定在26度,因为我也相信自己的感觉。
又过了一天,开始有一位家长在微信群里反映孩子回家说太冷,这位老师直接在群里回应:“已经调整了,26度了,我天天满头大汗!”
这位老师的信念就是:我相信自己的感觉,我觉得不冷就是不冷。
我第二天特意到这个班里坐了一会儿,原来暑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们在学拼音,学写字,静坐的时间长,很容易觉得冷。我听课静坐,也会觉得冷。而老师很卖力地讲着课,就满身是汗啦。这个班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这个班新装了两个空调,功率较大,制冷很好。
老师明白了这一点后,她改变了信念,知道她的感觉不代表孩子的感觉。她很爱孩子,宁可自己热,也要保护好孩子,所以把温度又调高了一度,调到27度,此后,再也没有家长来说这个温度问题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信念是一个人的主观逻辑判断。当一个人坚持一个信念时,是会看不到听不到不符合这个信念的东西的。当她坚持自己的信念时,她会有相应的结果和感受出现,像我们这位老师,会认为对方无中生有,非常愤怒,一口回绝对方的要求。当她改变信念时,她改变情绪,也主动改变了做法。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道,同样的一个触发事件,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感受。我的信念和老师不同,我知道家长们不会随便发声,我也刚好有同样的经历,所以我会耐心去倾听,去协助老师看到真相。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信念B才是决定性因素,主导所引起的感受。
我过去非常怕和家长打交道,觉得和家长有时很难沟通。现在,学习了ABC法则以后,我明白了,每个家长产生和我们不同的情绪,采取和我们不同的行动,只是和我们的信念不同而已。
有时我们坚持旧的信念,会耽误了事情。
前段时间,有一个晚上,有家长联系老师,诉说孩子在家呕吐,还把孩子呕吐的照片也发给老师。
那几天高温,也有其他孩子不舒服,一般家长都会自己带孩子看医生。这位家长不停地联系老师,是因为听孩子诉说当天有一个小朋友拿水壶“打”到了他的脑袋,家长的信念是孩子受到了校园霸凌,并担心是脑震荡引发呕吐。
在这个信念之下,家长没有考虑其他可能性,没有做其他治疗,而是层层投诉,要求对方家长和我们园方带孩子去医院做CT和核磁共振。
我赶到医院,孩子看到我很开心地和我打招呼。精神很好。头部没有红肿,也没有伤痕,在急诊回答医生的提问也条理清楚,一直面带笑容。我觉得不像脑震荡的样子,就提醒家长考虑一下是否中暑或肠胃问题等其他可能性。
家长在旧的信念引导下,听不进去,一味担心脑震荡。急于找对方论理,又担心谁来负责任。等到第二天孩子开始发烧,才开始带他去看门诊中医。我看到药方,医生给孩子开了去暑的中药。
当天晚上,在没有看到录像没有询问当事人的情况下,我们一位老师就跟我说不用担心。她的信念是,班里有一位老师当时就在旁边,只是刚好转身没有看到当时的场面,孩子当时也没有投诉老师。当时并没有吵架,不会无缘无故用水壶用力去砸小朋友,可能只是无意碰到而已,应该不会有大的伤害发生。后来证明事实真的如此。
第二天,我们邀请家长来园里看录像,了解到孩子并非打架,对方也不是欺负孩子,只是女孩子在摆水壶,男孩路过,水壶拿高了,刚好碰到。孩子讲不清楚,用“砸”这个词,让家长产生了很多的黑暗想象。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孩子受伤,学校幼儿园必须负责任的信念。
曾经我们有一位家长,发现小孩一边脸肿了,追问孩子当天有没有打架。孩子就说曾被后面的女孩子的本子“打”到脸。(由于词语贫乏,孩子们用词不是很准确,他们不论轻重,都用“打”这个词。)家长到园里投诉,要求治疗。
我们了解后发现,后面的女孩拿本子时只是不小心扫到他的脸颊,应该不至于造成伤害。家长无缘无故孩子脸不会肿,一定要我们园方负责治疗。我们到了医院,医院外科医生说看不出外伤。家长很生气,没有外伤怎么脸会肿?医生默然,我们又跑到儿科,医生说也不会腮腺炎。开车带着家长跑了两个医院,最后才发现是孩子蛀牙引发牙龈肿痛。
我们家长因为爱孩子,所以有很多的担心,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充满了防御,有很强的受害者心态。有的甚至经常在家里追问孩子,老师有没有打你,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在这个信念之下,幼儿园的家园关系,师幼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虐童事件见之报端,也增加了家长的担忧。
为了不被投诉,老师们也不敢让孩子们受伤,也不敢让孩子们活动。这样,其实受害的最终是孩子,他们付出成长的代价。很多孩子近视、体弱多病,协调能力差,多动,都和小时候活动不足有关。
由于存在担心孩子受欺负的信念,家长动辄插手孩子的交往纠纷,甚至阻止孩子和小朋友来往,使孩子变成“宅男宅女”。
如果我们家长改变了信念,相信老师是爱孩子的,小朋友的动作经常是没有恶意的,那么相信有些小小的伤害,我们会很容易就原谅,孩子在错误里也会有学习,会有进步。我们的校园氛围会更和谐,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健康,每个老师工作起来也会更加快乐。
不仅教育如此,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学会ABC法则,我们会去觉察我们情绪背后的信念,并做出调整,让我们活得更加通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