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胡适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链接。内容为归国的我在公园偶遇阔别八九年的好友朱子平。这八九年的光景,就使得朱子平从当年同学中“非常有豪气的一个”变为潦倒狼狈不堪。朱子平想我诉说了这些年来的境况,问我“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并最终发问:“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读完我能意识到三点:
- 朱子平自己存在问题
- 环境也有一定的问题
- 他将问题都推在他人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凡事抱怨环境有问题、将问题推向他人的人都不值得同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人自己往往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但他们不仅不找到并改善自身问题,转而去做抱怨、哀伤、丧气这种根本不解决问题的事情。
这种人总搬出一个道理来说话,那就是自己有志、不愿苟活。
苟活都不是自愿的,谁不愿有才、有财?但是想要有才、有财是很艰难的,大多人畏惧这巨大的困难,因此选择苟活。
是你自己选择要不同的,你自己首先独立、有思想了吗?倘若自己没有做到,那不是打了自己志向的脸吗?若再去抱怨、哭诉,有什么脸面呢?别人听到难道不会觉得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再回到小说中,我对朱子平的描述中存在如下问题:
- 病了十八个月时间里做了什么?读书、学习、思考了吗?
- 来京的半年教陈老先生的孙子之余有没有求职,有没有学习、写稿子?
- 新婚第一年虽不错,但随后双双丢了工作。好在又找到事务员工作。但是想想这些工作都是求人托关系才找来的。
- 为何在经济困难之际,过了一年又添了一个孩子?
- “北京这个地方,你想寻一个三百五百的阔差使,反不费力。”你老婆不找,你怎么不去找一个呢?
- 去年冬天,为何又生了一个女孩子?
- 没时间看书却有时间写文,写文又嫌自己没有接济思想的来源,做事又是忙里偷闲潦草做的。一团糊涂,看似是抱怨,实则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卖了一篇小说能挣五块。为何不能多卖几篇?
现在总结一下朱广平存在的问题:
- 思维混乱。八九年过去了学问上毫无长进。
- 不够独立。事事都靠求人,自己毫无担当。
- 观念守旧。困难就不要生那么多孩子。
朱广平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但大多数人满足于苟活,从不觉这样有什么问题。但朱广平却不满足于苟活,却又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是悲剧之处。
按理说文章写到这就改结束了。但我忍不住还想再续一笔。如果前面只能说是意识到问题之所在,那后面就是更具有价值的“怎么办”。
这是一个极难的问题,若真是又这样的一个程序化方法,那人人都能过上好生活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我自己也还正潦倒着。
我所说的只算是根据我这段时间思考的一点总结:
- 凡事想明白。目的就是思维不混乱。学一点是一点、做一事是一事。一件事为何如此,一段时间做了那些事,意义如何,自己要清楚。
- 自己要独立。坏人位在高,不要浪费时间谄媚屈服。摆脱坏环境、争取好环境,全靠自己努力。一家公司不要自己,自己找到差距进行弥补,再去争取别的公司。总之,就是自己要有所担当。
- 不要封闭自我,多与人打交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