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赤壁的人有几类。
第一类是游客。盛装华服,成群结队。或自驾,或租车,或跟团。在宾馆用完早餐,到点发车。一路直奔赤壁。到景区门口,买票,发车。马不停蹄,急发山脚,就恨司机开的太慢。心无旁骛,目不斜视,一心都在网红打卡点。说是旅游,实是验证攻略。车停好,步履匆匆,爬山,看到第一个瀑布,咔咔咔,哇啦哇啦。又奔第二个景点,略失望,好像和前一个瀑布差不多。到第三个景点,脚有点酸了,手机拿出来打个卡,问下一个景点还要多久。等到爬到最后一个景点,咦,怎么没有攻略上的好看,又被忽悠了。看看手机,现在几点钟,查一查附近有哪些网红饭店,掉头回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二类多是常客,本地人或附近居民。或周末,或节日,家里早餐毕,不疾不徐。一家三口,或呼朋引类。车上满满当当的野餐包,各种零食。带上宠物,婴儿车。到景点,熟门熟路,不用导航,就去上次去的同一个地方。择一视野开阔之地,草地上,树荫下。花卉丛植,绿树如盖。一群人分工明确,遛狗的遛狗,带娃的带娃,搭帐篷的搭帐篷,手脚麻利,片刻准备妥当。然后,开音乐,喝啤酒,吃零食,撸串,打牌。或拍照,或不拍照。太阳下山,收拾行装,打包的打包,上厕所的上厕所。又过了一个周末。
第一类人,说是旅游,其实只是打卡。网红景点必去,其他风景视而不见,也不放心上。第二类人,视风景为点缀,重点是打牌、遛狗、遛娃。鸟声泉声松涛声,声声不闻,唯音乐不可或缺。第二类人,只是把城市中产生活异处重现。也许这就是时下风行的成功人士轻奢生活?
还有第三类人,或一人独行,或二三结伴。避开假日,避开人群。或赶早,或赶晚。或雨天,或阴天,择一常人认为不宜出门的时间出行。
有时有目的地,有时没有目的地。慢慢开车,左顾右盼,遇到风景好的地方或怀疑风景好的地方,大呼停车。循无名路,走走看看。有时攀崖,有时涉水。游无定法,随心而行。路穷而止,力极而息。
吾辈上次游赤壁,于主景区外,找到车马不至之地,平坦开阔之所在。左有瀑布,万仞垂天,飞珠溅玉,泉声满耳。山风吹之,水帘不定,左右摇摆。奇景异象,非言辞可以形容。
右有群山,骈行壁立,适有白云,万千成阵,列队而过。吾辈以山为屏,以云为戏。或如风樯阵马,或如轻烟浮空。或孤云行空,或结伴而过。有疾行如行军,有徐行如漫步。有忽而破碎,有忽而加厚。百千为态,极造化之能事。
对此“印象赤壁”大戏,吾辈则报以茶戏。架炉烧水,待松风,待蟹眼,待鱼泡。洗盏烫杯,高冲低泡。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素瓷静递,佳果频传。茶烟氤氲,水烟弥散,云烟飘扬。良辰美景,今夕何夕。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把握当下美好,何必匆匆赶路?
印象赤壁 悬瀑千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