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周090璐岩《把时间当做朋友》第3章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
【Step1】选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我也一样。我的好运之一是竟然在差不多5年前的某一天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本书,名字是《奇特的一生》。
很多年前,大约20岁的时候,忘记了因为读过李敖的哪一本书,觉得他那种记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日的“事件记录”(Event 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我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才觉得自己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慢慢多了起来。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李敖的事件记录,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这里的细微差别是,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 的记录更为详尽。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不家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大约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马上体会到了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Step2】思考
《奇特的一生》,我已经在当当网下单,买下这本书打算看一下。李敖的事件记录法,貌似我也一直在用。只是每天记录着“流水帐“,对于健忘的我,这些记录让我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挺有用的。看了这章,知道了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法,我这周也在实行这种记录。不过现在还没有感受到时间的节奏,新的习惯也需要慢慢的形成。
【Step3】行动
1.用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法记录日志,感受时间。
2.试着用这种方法去估算目标所用时间,并对目标进行筛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