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交际语境写作》的第五章《交际语境写作策略》内容。其中中美《写感谢信》的写作过程进行比较,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中美都运用了过程写作法,都有关于感谢性知识的讨论学习。主要不同点在于:
(1)美国是真实写作,比如谁帮助过你,为你做过什么好事情;回忆自己受过谁的帮助;确定自己要感谢的人和事情。和同学们讨论自己的感谢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诚。交流汇报,自己准备写信的对象和具体事情。把自己写信的动机、目的明确的写出来,组织好语言,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这些是基于真实生活、有具体目的和对象的真实言语交流。我国主要还停留在文本写作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是感谢性的定义、特征、格式要求等,不属于基于真实交流的写作方式。
(2)美国侧重于真实的文本生成和交流过程;而我国倾向于虚假的文本制作过程知识和技能。
(3)美国有角色意识、读者意识、交流意识;我国这方面比较淡漠。
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写作观,一个是真实的、交际取向的写作;一个是机械的、结果取向的写作。
纵观这两种写作的基本操作流程和特征,不难看出,美国的写作过程更加强调真实问题、真实的解决方案、真实听众。
看到美国的写作过程,再回想起自己的作文教学,我是羞愧难当。暑假参加名师讲课答辩时,我还曾洋洋自得,因为当时自己的讲课答辩都是最高分。殊不知,我当时讲的是作文课,竟然就是作者所说的典型的中国式作文写作过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