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滋养,爱和托举,但是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语言,更多的事说教,指责,批评,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孩子,却把我们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的这么低,为什么明明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却感受不到!
所以我就不断的思考自己,每天应该给予孩子的是什么?给予她满满的爱,让她觉得幸福。给予他滋养,给予他心理营养。当我们给足了这些,孩子真的会变得特别不一样。特别的美好!
接儿子放学的路上,神秘的跟他说了一下,儿子期待已久的冰墩墩,我那天半夜12点蹲守着,就为给他抢了冰墩墩,终于给他抢到了。儿子不停的问我妈妈,真的吗?是真的吗?我说是的。这时候,儿子突然和我说了一句话:妈妈,我潜意识里面有一个感受,就是妈妈很爱我,很爱我,不管我做的好,还是不好,我感觉妈妈都是很爱我的。
这句话特别的触动我,让我感觉到其实我们只要给孩子一点点的关爱,用他喜欢的方式,并且做些让他感动的事情,孩子真的变得特别的懂事。他接着说:妈妈,你现在对我这么好,以后等你老了,我也一定好好的报答你,给你送礼物,照顾你,你生病了,我给你做饭,以后带着你去旅游,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以前我做了一些让你不开心的事情,我以后要调整下,我爱你,妈妈!说着,我的眼泪要掉下来了!
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孩子如此的感触,我突然间有一个觉察,我们经常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以后变得孝敬,其实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是就在教会他如何孝敬吗?我们做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学在心里,我相信儿子所说的未来也要送我礼物,一定是真的!因为他经验到这种被爱,和收到礼物的这种感受,所以,因果都在一点一滴的教育当中。
这几天,儿子超级能干,吃饭的时候,即使自己很饿,妹妹还没来到饭桌前,他说一定等人齐了在吃饭。昨晚两个孩子把牛奶自己热好了,喝完了哥哥把所有的碗都洗的干干净净。妹妹把家里要洗的衣服,不用说都放到了洗衣机。
一个被滋养,被爱的孩子,当他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了,他就会自动自发的去做任何事情。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想让孩子变成一个有爱的孩子,我们家长先要成为一个会付出爱的人,这种爱才能回流。庆幸的是,我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妈妈,经常去上课,提升自己。在我孩子的潜意识里面,人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妹妹现在已经向往课堂了,他们都知道,人生要不断的学习,我32岁才明白这个道理,开始持续学习,孩子那么小就知道,并且践行,很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