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结,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本该发表结果攻下,病人下利,一天数十次,大便里可以看到食物,吃什么拉什么,肚子里咕噜咕噜叫,胃里感觉有硬块,胀满,有干呕现象,心烦不安,医生看到心下痞,以为里面还有宿食堵到,再攻下,结果更严重。本来是虚证,以为实证,犯第一次错去攻后病人更难过,代表攻错了,不要再攻了。
虚实的辨证很重要。脸色光鲜、声音宏亮的人为实证,反之为虚证;实证拒按,虚证喜按;实证舌苔黄、厚,虚证不见厚苔,可见黄苔。实证脉数、强,重按也有,虚证脉浮,重按无。
此非热结,是胃中虚,“客气上结”,下焦的气往上跑到胃里,摸起来以为有实证在,实际是气结在里面,压时喜按。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黄连一两。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29243/d6dd51f64a650cde.jpg)
所有五个泻心汤均含:半夏、黄芩和黄连。半夏利水去呕,黄芩黄连消炎,因为胃家有热,这个热是虚热。实热时才会用大黄。
这里因为被攻下伤到胃了,重用甘草。甘草除了缓和肠胃蠕动外,还可以把药停在肠胃里面久一点,并能蓄水,解食物的毒,把好的食物留下,坏的食物分解掉。胃里面寒掉了用干姜把胃热起来。
用量及煎煮法:
重用甘草4钱,黄芩3钱,干姜3钱,半夏5钱,大枣12枚劈,黄连1钱。十碗水煮六碗,去滓,再煮成三碗,饭前空腹温服一碗,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也会有噫气恶心,但没有食臭,闻不到臭味,是胃气虚掉了,没有东西在里面,故只打嗝。生姜泻心汤有闻到臭味,同时还拉肚子,这是两者的区分,只有呕就是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是下利清谷较轻的处方,后面还有重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