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的“归隐”—儒家与道家的异同之处

苏轼的“归隐”—儒家与道家的异同之处

作者: River吕小布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16:26 被阅读0次

    说到苏轼,大家都会想到宋词,而想到宋词吗?就会想到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词,那就是《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是临江仙与归隐,儒家和道家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答案就在诗中。苏轼写的临江仙的的意思是半夜三更苏轼喝了一大堆酒喝了一瓶又一瓶,喝了一瓶,醉了之后又醒了,醒了之后继续喝,三更半夜才回家,可是啊,三更半夜回家,家童都已经呼呼大睡,呼噜那个响,敲门都没有一点反应,一般人就会敲得更响,回家为止可是个苏轼啊,比较诗意,独自跑到水边去看水去了,我恨,我生活在官途,被官宦所左右,我的身子已经不是属于我自己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真的是夜深人静,风平浪静,要不我乘着小舟摆脱这些束缚,江海寄余生。

    后面那一段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苏轼想归隐,但却不能归隐的感觉,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摆脱,摆脱什么?摆脱宦,从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以看得出,他动出这个念头过,同样做出这种念头的,可不止他一个,很多诗人都有过,但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子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与!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孔丘,李白,杜甫,陶渊明

    这里面有两个特别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孔丘,一个是陶渊明,提到陶渊明,大家都会想到他是一个道家的代表人物,而提到孔丘,大家就会想到这是儒家的大儒,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他们对归隐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呢?他们两个人都起过归隐的念头,陶渊明味道代表的道家因为不得到重用的,写对官场的失望归舍掉了对世俗的一切隐了,但是儒家的有却并没有归隐,有一个道家高人曾劝诫过他,但他的回答,但是他的回答却是他能舍掉官场的一切,但却不舍不了人,那是人民如草芥一般,民不聊生,在这座的对比之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到家可以舍得一切,而儒家可以舍掉官场,但舍不掉那颗向外推的仁心,而这也不是说到家就没有仁心了,他们是守着自己的仁心,而儒家在使自己的仁慈之心的时候,同时也在使他人仁慈。

    在儒家看来,道家的境界是所向往的己所不欲,而自己向往的境界是勿施于人,当然,这只是从儒家单方面的角度来讲以他们的角度来评价道家是不准确的某种意义上的家也是从人民的角度来关爱的,可以说儒家就是为了人民而生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儒家还没有其他教派兴盛,所以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一派都有每一派的好与坏,不能单纯的从一个角度来评判一个学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归隐”—儒家与道家的异同之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qz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