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晰儒家的“知止”与道家的“知止”异同,首先需要了解这两个概念在各自的体系内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所传达的思想。
《大学》文本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一章开宗明义,点出了知止,止于何处,即止于至善的目标。这个至善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后面传一章的文本中,又有具体的描述,对于各种不同的身份,这个善所对应的具体方向,“仁”是对人君的要求,“孝‘’是对人子的要求,“慈”是对父的要求,“信”是对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的要求。
儒家经典,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修身而言,要求我们朝着至善的方向去努力,在生活的洒扫应对,点滴日常中,正心诚意,如切如戳,如琢如磨,不断的打磨自己,朝着至善的境地去努力。不过在打磨自己之前,我们首先要明晰“知止”。
在经一章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句论述了为什么我们首先需要“知止”,知道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心静然后才能神安,神安然后才能周详地思虑,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就比如在日常学习中,有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为了考取某个证书,获取通过某个考试去学习,我们这个时候往往能更加清晰的规划我们的学习内容,努力的方向,因而能做到事半功倍,做到更有效率的学习。所以“知止”对于修身而言就好比是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正确的航向,虽然我们不知何时能够抵达“至善”的境地,但是只要我们能确保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日拱一卒,我们就能无限接近这个“至善”。
如果说儒家的“知止”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修身的方向及目标,那么道家的“知止”则蕴含的是适可而止的智慧,譬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表达的是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如此可以长久平安了。“多则惑,少则多”、“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等等,则都论述过多的外在之物,会扰乱我们自然的本心,只有懂得知止,才能让本心回归自然的状态,接近道的本质。
以上便是本人对儒家“知止”与道家“知止”的一点拙见,对于道家的“知止”,还有待继续深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