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靠剪辑挣钱。
这几天在痛苦剪辑的时候,总是想起那句话: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一身才华。图片
其实起初我是想拒绝的,毕竟我用手机剪辑自己小视频的那三脚猫功夫,我都知道一分钟时长的视频往往得花个把小时。
但是咬咬牙,狠狠心,还是接下了这个我并不情愿干的工种。我很清楚如果我现在是在公司领固定工资,我一定坚决拒绝这个工作。
不过碍于自己的多重兼职身份,我很清楚自己就是得面对多劳才能多得。
这几天剪辑的过程中,真的很想撂挑子,很想推掉。虽然手机剪辑我非常熟悉,但是换了电脑专业版,按啥啥不顺手,做到腰酸背痛,盯到头昏眼花。
我要花一个上午下载app,摸索各个功能,看课程。
再花一个上午慢悠悠剪辑一条成品。
今天又花了一个上午剪了三条,但下午还要一再调整。
可以说,我拿到的报酬,完全对不起我投入的时间。那是多大的动力,让我驱动自己非得干这事呢?
因为呀,我的终极梦想不是成为一个旅行作家吗?哈哈,说出来也许又贻笑大方。
但这几年,我确实在储备知识,在练习写作,在学习拍摄,自然还得包括剪辑呀。谁知道哪天我会不会自己玩航拍,那这些必须得全部上电脑才能剪。
其实两年前我就想学电脑剪辑了,但是那个晚上,我摸索了一个多小时就放弃了,因为看着界面就觉得好难,直接弃了。
如今契机来了,拿人钱财,就得硬着头皮逼自己交出功课来。
还有一点,我这两年发现,如果一个人会写,会拍,会剪,其实现在很多公司对这类技能的人,有很大的需求。
谁知道万一哪天,我又想正常上班了呢?
总之,技多不压身。
而这三天从摸索到成品,我就知道,电脑剪辑比手机强大很多也迅捷很多。所以,很多时候跳出舒适区,忍一时之苦,其实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路径。
我也很清楚,别看现在付出跟回报不对等,但熟能生巧,时间是可以大大压缩出来的。
二、
其实今天想想,这三年,我虽然赚得少,但学的技能不少,都是三年前我完全不会的。
很多不会的东西,其实百度就足以教会我们了。
好多清楚我能力的人,总说我不去上班可惜了。不过我自己知道,上班有一份稳定工资的,反而很容易想浑水摸鱼。
如今我这种没有保障的灵活用工,反而更清楚习得技能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除非是一些特别艰深的领域,好多东西都是我们想学一定能学会的。
比如有人说我真的不会开车,有人说我就是学不会英语,有人说要学一门乐器太难太难……
其实,学一门本领,只看你有多大的决心,以及准备投入多少时长而已。
人不是在计划中会的,而是在做中学的。
拿到驾照并不会开车,只有上了路才学会开车。
在家里苦读英语的人,一定不如那些在生活中需要应用到英语的人学得快。
正如游泳在岸上观永远学不会,只能跳进水里学。
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边做边学,边学边练,慢慢再摸索出自己心得出来的。
三、
还记得忒修斯之船的故事吗?
假设一艘船出发,在大海上航行,如果船上的木头一块一块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当这艘船回到岸上之时,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65427/f8af9d2e312c9d61.jpg)
人也是如此。
据研究表明,从某一时间点开始计算,我们人体的细胞一直在不断地更替,经过7年的时间,人体的所有细胞就会被全部替换掉,也就是说每过7年我们就会拥有一副全新的身体。
从生理学角度上来说,我们每七年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你是你,但你也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
这个说法当然还有争议,因为身体内外的细胞代谢频率跟时长并不统一。但,我们在这里,不去做这种纠结。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我的观念与智识,还是7年前的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