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烦,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研究股票。
我是最厌恶风险的,一直在做的都只是基金,中长线,基本都是根据原先设定好的策略来操作,所以平常涨幅都不太关心。我几乎不碰股票,也是因为曾经不怕死,亏过后长了教训。
从年初开始的这几波大浮动,有亏也有赚,总体盈利多,甚至有点超预期。这期间的波动让我不得不反思,也让我不得不重视波动的威力。
去年末偶然买的一只股票,竟然第二天就涨停了,直接赚了大几千,我本不想卖,但因为没怎么碰过股票,就问老公怎么办,老公就一直劝说让我第二天卖了,经不住他说,第二天我卖了,落袋为安几千。
然后放到自选里,也没管过,今年5月的某一天,我打开一看,我的天!那只股票竟然翻了一倍多。
买基金最多给我年化10%+的收益,可股票半年多就能翻番,虽然我也研究过一些技术分析,可都是针对基金,对股票仍然是不太敢碰,但还是想试试水。
我还是按照买基金的模式来筛选,设定了多重标准,过程真是繁杂,要研究太多东西了,为此我又听了好几节课。终于5月末买了2只,一只赚一只平,然后赶紧出来。歇了一段时间,前些天又买了2只,各赚一些,又赶紧出来。
按照操作标准,我不该卖的,因为买之前就设定过标准,但不知道为什么,基金哪怕当天涨跌过万,我都没感觉,而股票当天涨跌几百我就很难受。老公说我买基金就淡定,买股票就过山车,的确是这样。
就操作了两次,盈利了一些,对初次试水的我来说,算是一种小鼓励,可背后更多的是焦虑。
我焦虑再涨怎么办,要不要进?再跌的话,跌多少进呢?虽然这些我也有过思考,也做了功课,但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很难很难。这次买的两只股票,原本我是打算持有一段时间的,因为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方面看,都是值得持有的,但今天涨幅一上来,我就又开始焦虑了,为了减少自己的焦虑,干脆卖了了事。如果真正看好某只股票,坚定的持有才会开花结果,对于基金我可能做到持有几年,但对于股票怎么就这么难做到呢?看来还是自己的定力不够,对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够自信,股票的涨跌依然可以影响我。
我觉得投资学和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要克服自己的心魔,剖析自己的心理,让自己从更高的视角去看自己现在的位置。
从这两次的经验来看,学习研究是必要的,只是背后的心理如何掌控,才是更重要的事。
有些钱是该你的,因为你确定;有些钱是忽然给你的,但因为你不确定,最终还是会还回去,最重要的是你如何掌控内心的心魔。
今晚要有关于金钱的讨论,希望对自己的心理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