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叶

作者: 小美Ann | 来源:发表于2021-10-01 19:46 被阅读0次

        一抬眼,惊遇这树中“良人”。忍不住反复去看,细细体会。

        你看它,灰白的干,笔直又挺拔。偶有结节,也是光洁、傲娇的模样。它是年轻的,也是成熟的,约摸也刚移栽了没两年。它的枝干并不多,却都布满了叶片,伸向天空。最奇的是这叶片,你无需遍赏丛林,只要一株、一株就可以。你可以看到新生的嫩叶,绿中微黄,绿得鲜明。你可以看到盛年的绿叶,绿意正浓,绿得正酣,正准备大干一场呢。还有渐次泛黄、黄中带红、逐渐枯萎的。甚至也不必拿它们互相比较,只是一片叶,一片叶子,就有由深绿到明黄、明黄到橘红渐次转变,就有由滋润到干枯,逐渐变薄变脆的模样。

        我喜欢它真实、朴素,毫无遮遮掩掩。我喜欢它自然、变化,顺应时节流转。叶,来来去去,它们在季节交替中蓬勃、萧瑟,应对烈日、风雨、霜雪。那么,它又是如何把稚嫩、成熟、衰微、凋敝统统集合?它必定是有一种智慧,对,中庸的智慧。

        眼前正是秋分时节,寒暑各半,昼夜平分。这大概就是中庸走到极致的样子了。

        世人多对中庸有很多曲解,认为中庸就是滥好人、和稀泥,就是寻找中间路线,没有自己的主张。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为人处世的哲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中庸”一词,源于《礼记》第三十一篇《中庸》。作为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它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我以为,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不偏不倚、超拔高远的心智模式,它需要批判的眼光、动态的思维和超拔于局部的整体观,站在更长时间、更高维度、更多视角来思考问题。

        此刻,愿,做一片顺应季节流转的叶子,来与去,就在当下,不伤春悲秋,不贪恋感怀。此刻,色彩斑斓。此刻,存于四季。

相关文章

  • 我与叶

    一抬眼,惊遇这树中“良人”。忍不住反复去看,细细体会。 你看它,灰白的干,笔直又挺拔。偶有结节,也...

  • 我与老叶

    我很少和老叶联系,这次因为老妈来D城散心,我才过来看看老妈,顺便看看老叶,从Z城到D城有动车,十几分钟的车程...

  • 叶与叶落

    落叶归根,更待何时。何思故乡,心中苦闷。霸王苦磨,终日遇姬,看透世俗,慢慢进取,牧马城市,心中感伤,理想虽远,心有...

  • 我与叶灵(1)

    叶灵她说她倦了,想要歇歇。她问我还要走多远,才可以看到她的爱情。 我在房间里整理多余的衣物,什么话也没说。我最近不...

  • 我与叶灵(2)

    我在书桌上写文字。 叶灵站在我的身后,她手里拿着一只布娃 娃,嘟起嘴巴,一幅很无辜的样子。 我问她,你怎么了。 她...

  • 诗:我与冬叶

    北风毫无意义冲过 只有树枝矫情呻吟 叶子落空瞬间明白 看这沉郁寥寂街路 自己在这季节飘零 结局真是莫名其...

  • 花与叶,叶与花

    生活,有时会让人心累、眼累,浑身乏力。用个词叫身心疲惫。想,一定是思想错了,才造就了外部环境。 看看外面的风景,花...

  • 叶问纪念馆

    我在佛山叶问纪念馆,与叶问“相遇”。

  • 叶与叶的对话

    ((孩子长大了,父母却老了,有感而发。) 新叶: 我刚刚崭露头角, 您怎么就躺倒在地上? ...

  • 端午节的粽子

    我们家乡的粽叶与大多数地方不同,不是苇叶,是槲树叶子,我们俗叫菠萝叶。菠萝二字是谐音,我不知道怎么写。菠萝叶与苇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vu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