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总结过: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百家争鸣后,道,儒,法,墨等等,在荀子处集成,收束.略晚于希腊哲学集大成于亚里士多德.
秦以韩非(思想)得天下,以李斯治天下.韩非定法,李斯定制.延续两千年.韩非,李斯,都是荀子门生.
道家的血脉,就是古代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几乎都是道家心性.譬如嵇康,陶潜,都是非常阳刚的艺术家.李白也是道家,比之前两位,差点,但声势不输,归不到为雌化,阴柔.
雌化,是儒家的玩法,阉割人性,搞成伪君子.真实为阳,伪作为阴.真正雌化的是那些酸臭腐儒.
我以为,中国传统与基督教之不合在于最高主体不同.先入则为主.中国最大的是天,天是很抽象的,最多延及祖宗,也只是个牌位而已.基督教最大的是上帝,具有一定的具体人格,还有许多原则(教条).抽象与具体,两者性质毕竟不同.抽象,则无神,无绝对,无形而上之约束.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真正的那个东西,其实是说不出来的,只能因言会意,譬如前辈切身的濒死体验.
语言文字是具体的,只能抽象,外化,以导向更高的意义,或者说是道家语言的超越性.
这样的语言,涵盖性非常大,当然感觉是因人而异的,我觉得这里需要悟性.一句道德经,好像什么都不是,但又好像有无穷含义.
譬如文中提到三次"基因",基因是20世纪的新发现,一经问世,好像发现了第一因似的,仿佛追到了某种本源,一个人的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精神世界,林林总总,都有人研究,用基因解释.
那么你再看看文中引用的那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简直就是在说DNA双螺旋啊,其形态--玄之又玄,其意义--众妙之门.(玄,所谓绞丝旁,绞丝这两个字已经很说明问题,或者你干脆去查一下玄字的古体,简直就是一段双链.)我不觉得这是附会,因为这句话用来形容基因,实在是太传神了.
我认为道家不是"忽视"逻辑--逻辑其实不算是顶复杂的东西--而是超越"逻辑".道德经有一种(迷人的)矛盾,这句话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说的,不用他说,中国人早就感受到道德经到处是矛盾.量子力学所谓测不准,观察者效应,其实说穿了就是无法按照逻辑来进行,非要进行,就都是矛盾.量子世界,没有逻辑,没有因果,(因为)没有时间.海森堡说过,量子物理学需要一种新的语言,我以为,很可能是老子的那种语言.玻尔,为他的互补原理找到一个图腾,也就是太极图,这也是道家产品.所谓的互补,也可以解读为对立,矛盾.汤川秀树的研究亦颇受庄子寓言的启发与影响.逻辑,乃至哲学的源头(动机),通常是一种(混沌的)直觉.
诗不显示逻辑,但诗却能准确命中一个东西,诗与老庄是一样的,所谓言外之意.老子,释迦,耶稣所懂得的道,是相通的.而且他们的言语,作品,都充满诗性.
至于智者的性质区别,我觉得还是个人性格的区别,或者直接说是基因吧,智者基因不同,但都能量巨大.天才,是无解的.
道德经言,天地不仁,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
而希腊的线索,对于神,审美尤其重要,而非虔敬.而且希腊是众神,不是一神.木心说,希腊的潜意识,其实是无神.希腊众神,受命运裁判,他们不是上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