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坚守与变通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1-12-07 12:06 被阅读0次
思辨:坚守与变通

山的智慧在于坚守,在不变中成就巍峨。水的智慧在于变通,在变化中求生存,遇石则分,遇瀑则合,遇寒则冰,遇暖则融。我们应像西伯利亚雪原上的白貂,守护纯白的皮毛般坚守自己高洁的品性;在山穷水尽时亦应学会变通,方能迎来柳暗花明。

思辨:坚守与变通

材料一: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材料二:(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做注释中指出)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辞海》“割圆术”条)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首先用明确两则材料的意思,并把握两则材料的角度。对于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的题目,首先明确两则材料的内容,其次再谈认识。“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句话的意思是“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这句话强调坚持原则;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句话强调事物之间相互转换,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两则材料结合起来看,不难发现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一方面我们可以明确,涉及原则问题要坚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又要采取变通的方式。

思辨:坚守与变通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这是青松在严寒中的坚守;“非梧桐不栖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是凤凰在高贵中的坚守;八年七旱而不见浅,十年九涝而不见深,这是大海在博大中的坚守。

时间总是在成长的足迹里渐行渐远,历史总是在过往回忆中愈来愈清晰。我们依稀看见汨罗江边徘徊着一位失意者,他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他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中选择了自沉汨罗,他就是屈原。

他坚守一生的信念——忠贞不渝。

东晋时的浔阳柴桑,隐居着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本怀着“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却饱受门阀制度倾轧,看透了官场的庸俗与污浊。于是他解印去职,飘然离去,归园田居,他就是陶潜。

他坚守他的品行——隐逸高洁。

他们之所以能万古流芳,不正是因为他们坚守着崇高的信念吗?可是,有时候一味地坚守也是行不通的。《周易》中说: “穷则变 ,变则通。”所以,当坚守成为无意义的偏执时,就应该放手了;此时放手就是变通,唯有变通,才使无意义变为有价值。

思辨:坚守与变通

汉武帝登基之初,一直沿袭前人之术,建树不大,一度陷入了“文景之治”后的低谷。一次,董仲舒和他谈起了为政必须改革创新的问题,董氏认为“当变化而不变化,虽有大贤而不能善治也。”于是,汉武帝听取了他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新政,从而使汉朝迎来了近半个世纪的繁荣。

如果“当变不变”, 那么必留后患。三国时的街亭之战,马谡刚愎自用,不加变通地将《孙子兵法》上的“居高临下,以一当十”搬到战场上,结果被魏军围困于山上,断了水源,最终不战而败。

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既要像白貂一样坚守, 又要懂得该变通时则变通的道理。在坚守中用变通酿造的琼浆,将历久弥香;在坚守中用变通编织的彩虹,将更加绚丽;在坚守中用变通构筑的铜墙铁壁,将固若金汤!

思辨:坚守与变通

只知道坚守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固执。根本的原则和正确的原则要坚守,但不合理的就要懂得变通。

一个固执的人,在烈日下急匆匆地赶路。他大汗淋漓,却不肯用扇子。

一只鸟儿飞过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扇子呢?”“哼,我靠我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

“我用翅膀为你扇风吧?”“走开,我宁可死,也不要任何外力帮助。”固执的人继续走他的路。

他来到一条很宽很深的河边,他过不去了,站在岸边。

“去找渔家借条船吧,你会很快渡过河去的。”那只鸟儿又追了过来。

“哼,借?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向别人借过东西。我要靠我自己过河去。”固执的人说。说完径直朝河里跳去,一会儿,他就沉了底。

“唉,这个人真是太固执了。”鸟儿叹了一声,飞走了。

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它的种子撒向四方;鸟儿借助树木,把它的家安置妥当。世界上哪里有不借助外物而孤立存在的人呢?

这个固执的人坚持了自己的错误的原则,不知因时因事而变,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过于固守原则,就会到处碰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抚今追昔,凡成就大事者,既要坚守原则,也要灵活变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年前一批觉醒者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郑重宣誓,百年后依然坚守最初的誓言。在追求信仰和实现奋斗目标的道路上,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灵活变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辨:坚守与变通

相关文章

  • 思辨:坚守与变通

    山的智慧在于坚守,在不变中成就巍峨。水的智慧在于变通,在变化中求生存,遇石则分,遇瀑则合,遇寒则冰,遇暖则融。我们...

  • 思辨的变通

    我来讲讲我的故事吧。 我从小学起就成绩很好,大概是在年级前三,偶尔会掉出来。学校里基本没和同学发生过太重的矛盾,发...

  • 坚守和变通

    这是个重症哮喘的病人,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没有气管插管,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力,虽然大家很尽心的在抢救,虽然也呼叫他人,...

  • 坚守与变通,顺势或逆势

    “我宁愿一天做7或8个咨询,我也不愿弄这个”当这位“”同学说出这句时,我想抱抱她,因为她说出了我,还有一部分同学的心声。

  • 要变通,更要有坚守

    经常在想,在这样一个物质要求很高的年代,我们是不是拥有了财富就能拥有一切,比如,快乐?不止一次地质问自己,自己所坚...

  • 坚守原则也要学会变通,变通之后依然坚守才是应该学会的

    一年前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定,每天晚上9:00之后手机调整飞行模式,特殊情况也不能超过9:30不再看手机和电子产品。...

  • 变通诚可贵,坚守价更高

    01 “企业发展”主题中,倘若遇到转型期,有这么个选择题,是坚守理念,还是灵活变动呢?我想,变通诚可贵,坚守价更高...

  • 哲人大都善变通,不服气的请看完这篇!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几于道”的重要原因是它在坚守中懂得变通,水既有滴水穿石的坚守,也有随形于物的品性。 人亦如...

  • 思辨读写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已成为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思辨能力。这在当代极为重要。 思辨性...

  • 思辨读写二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已成为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思辨能力。这在当代极为重要。 思辨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辨:坚守与变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yv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