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简史
从白血病的发展史来窥探整个癌症的发展史
癌症,是现代排名第一的高死亡率疾病,其中白血病是癌症这一大病种中极其特殊的一类。
除去血液系统的癌变,其它系统的癌变是实质性的,比如,皮肤或肝脏或胃肠道等部位长的癌是有实体的,可以切除的,但血液系统的不一样,是遍布全身的,而且,与白血病息息相关的造血器官主要是骨髓(存在于骨头内),是没法完全切除的。所以,我将简述白血病的发展史,以求窥探整个癌症病种的发展,并为以后可能的治疗方案提供些许依据。
白血病的发展史得从十九世纪中叶讲起。1845年,一个名叫约翰.贝内特的苏格兰医生在他的病人死后查找原因,发现该病人的血液有大量白细胞(发炎、化脓的伤口就有大量白细胞),因此这个医生给下的结论是“血液化脓”,并把这个结论发布到医学杂志上。过了四个月后,一个叫鲁道夫.魏尔啸的德国医生也同样遇到了相似的病人,他把病人的血液抽出来后发觉血液分层了,最上面一层是浓稠如乳状的白细胞,于是他把这种病叫做“白血(weisses blut)”(描述看到的血液性状)。1847年,魏尔啸又把“白血”改为更学术化的“leukemia”,即是希腊语中的白色,自此,白血病就正式被发现并命名了。
时间辗转来到1907年,在过去的将近半个世纪里,白血病的治疗始终没有跨越性的进展。1907年,在身体检查有进步的基础上,癌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大众对癌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美国成立了美国癌症研究会,但是并没有向美国国会争取到研究资金。一直到1937年,由于美国参议院的推动,美国成立国家癌症研究所,并且在贝塞斯达(Bethesda)建立研究所(玩游戏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出品了上古卷轴、辐射、羞辱的B社,就是在贝塞斯达)。这个研究所在1939年投入使用,集结了当时所有的先进研究设备,但是,生不逢时,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应对战争的战略调整,这个研究所的科研经费停滞了。
1902年还发生一件事,魏尔啸去世了,1903年,西德尼.法伯出生了。法伯于1930年开始以一名病理学家的身份对癌症展开研究。法伯发现患有白血病的儿童特别多,并且无救治方法,得了白血病的儿童只能痛苦等死,白血病也很特殊,它不是实质性的,但是可以对白细胞计数来观察其治疗效果。于是,法伯下定决心与白血病战斗到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癌症研究蒙上阴影,但是,由于战争,药物的研发大力发展,比如1942年青霉素、1947年氯霉素、1948年四环素、1949年链霉素相继问世。
法伯有个老师叫乔治.迈诺特,这个老师主要从事贫血的研究(贫血就是血液里的红细胞很少),迈诺特发现当时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人们饮食上缺乏含有铁的食物和水果,导致了很多人有缺铁性贫血和恶性贫血,他展开研究后,发现补充铁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治疗恶性贫血,这给法伯很大的启发。1928年,一个叫露西.威尔斯的医生,发现补充叶酸也可以治疗恶性贫血,因为叶酸缺乏就不会合成血细胞。法伯受到很大启发,既然补充叶酸可以让细胞产生,那么用叶酸拮抗剂是不是就可以不让细胞产生,从而可以控制不让白细胞产生,而且细胞都是有寿命的,白细胞没有新生的,老的会慢慢消耗,那么血液里的白细胞不就少了吗!想到这,法伯马上行动起来!
法伯有个搞药剂的朋友,叫苏巴拉奥,苏巴拉奥主要从事体外用化学物质合成人体内的一些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叶酸,维生素等。法伯联系他的这个朋友,让制造一种反叶酸的药。1947年,苏巴拉奥给法伯邮寄去了他研制的一种药叫喋酰天冬氨酸,法伯马上把这种药给当时的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儿童注射(当时由于一是没有确切治疗方法,二是关于人体实验的“伦敦堡规则”1947年签定,还没有广泛传播,所以人体药物实验可以马上实施)。但是,注射后,这个患儿病情马上加重了,血液中的白细胞快速增加,法伯马上停药,宣告这种治疗方法没用!
1947年底,法伯又从苏巴拉奥那收到了一种叫氨基蝶呤的药物,是一种叶酸拮抗剂,他马上把这种药给病情严重的患儿注射了,结果患儿的血液里白细胞迅速降低,并逐步恢复了正常。1948年1月,两个月前已经奄奄一息的患儿活蹦乱跳出院了,这在之前从来没有人敢想过!之后,患儿多次复查,法伯发现,这个药可以帮助降低患者血液里的白细胞,但是,新造血产生的白细胞仍然是恶性的,因此需要定期注射氨基蝶呤。这个药物的发现,给白血病治疗带来希望,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现在白血病的化学药物疗法(化疗),用的药物仍然是这个药物或这个药的衍生物。
这就是白血病的简史,从发现到找到治疗方法,持续了一个世纪,其间有几代医生、研究者孜孜不倦的付出,同时,也给我们启发,必须不怕失败,敢于挑战权威,坚持己见,反复完善,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