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9-08

2021-09-08

作者: 无终钓叟 | 来源:发表于2021-09-08 19:14 被阅读0次

    员工培训OR 鸡娃

    瑞波友李  20210908

    重视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怎样培育员工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企业自身对培训需求的识别是关键问题。

         市场上见到最多的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我们习惯称之为“打鸡血”!打鸡血式励志培训的市场基础,把员工的业绩表现归结为“态度”虽然说“态度决定一切”不无道理,从态度上解决问题似乎可行,但“打鸡血”是否能解决问题?答案其实是肯定“无效”!

          从2000年前后,陈安之把成功学引入企业培训至今已经有20年了,以各种手段激发成功的欲望,然后引导人们“努力奋斗”;“人生梦想明细表、图像化、看板化”,认清自身现在的位置,找到差距,不一定有方向,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 其实那个年代最成功的是“成功学”老师,而不是学员。

         后来打鸡血+拓展训练的形式得到了发展。破冰、团队合作、沟通、分享,到今天,各种拓展训练(耐力+团队合作+潜力发现)的项目还必须在企业家的要求下注射一些“鸡血”。

             最近学到一个词感觉很好玩:“鸡娃”!孩子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的被父母安排去读书、去学习、去奋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断激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就称作“鸡娃”,每天这样不停学习拼搏的孩子也被称为“鸡娃”。

    父母这样做,多是希望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渴望孩子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不会落于下风。一般要想“鸡娃”,父母都会“自鸡”,即自己也以身作则像“打了鸡血一样”与孩子一起拼搏,所以无论“自鸡”还是“鸡娃”,都是一种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到最好结果的行为。

     “自鸡”+“鸡娃”的模式还算好的,在企业更多的管理者希望的结果是“老爷+鸡娃”的结果。成功学指导下的“打鸡血”式的培训,逻辑上说得通,实践经验却是“三个月”的保质期。三个月之后,愿望丢到九霄云外,从激情四射走向温吞水。为什么呢?究其根本原因是:找到欲望并不等于找到“意义”,而帮助人寻求意义不是一般“顶着各种头衔的大师们”能够做到的。

         打鸡血的形式在不断变化,打鸡血的本质一直没有变化。打鸡血并不能解决态度问题!培训应该“归本”,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现在和未来的任务,那么培训的要点首先应该放在:知识与技能上。

         知识不是越高深越好,而是与任务接近的专业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更有赖于对知识工作者的劳动培训。劳动培训抓住了工作场所人性表现的核心所在:每一个知识型组织都是一个教学机构。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实践、在职训练和导师指导结合起来,而且要及时获得明确的反馈信息。

         技能的重点是安全、高效技能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后天习得的,外显的动作技能和内隐的心智技能都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面向目标不断熟练化的过程。因此,人的技能培养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贯彻终身。

         技能与知识密不可分。在练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时,必须运用某些储存在大脑中的先决知识。有效的知识必须能够指导活动,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并不直接转化为能力,技能就成为联络知识和能力的桥梁。

         打鸡血是设定强迫性的愿望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指出“强迫性的愿望反而使你极为盼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人是知识的主体,通过习得技能增加胜任感,从而带给员工价值感。

         人生来就具有生产力和主动性。公司组织的力量不仅在于员工的能动性,而且在于通过培训使员工对个人价值的坚定信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9-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zv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