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这本书是由十几位心理大师写的亲密关系及幸福成长课,适合自我成长和处在婚姻关系中的人们学习,这次我将用另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聊聊读后的感受。
一、如何让亲密关系摆脱童年依恋关系的影响。
武志红老师说:爱情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童年的缺失会在爱情中进行索取,比如缺爱,缺安全感,因为我们曾经失去过,所以一旦遇到我们爱的人,或者爱我们的人,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死死地拽住不放。
《如果能再爱一次》经典语句: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可惜,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负重的。
婚姻,找的是伴儿,不是梦。你明明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却非要他变成另一个你想象中的人。在爱情中,我们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武志红
就像书里说的克林顿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伴侣,一个是同母亲一样的,一个是截然相反的互补的女人。
这样做就是既满足对于母亲的依恋,又可以童年想要又得不到的缺失感,这样的爱情就是一种寻找理想爱人的方式。
让我想起,曾经有个案例中一个人从小被家暴,后来也嫁给了一个家暴的男人,你会发现,让女孩子选择家暴的男人一方面是因为他想受虐,因为这是她痛苦的模式,她走不出去,停留在童年的痛苦当中,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受到父亲对她的虐爱。
而这个案例还有个让人深思的就是,每次被家暴后,她都会被送到医院,这个时候也是她最期待的时刻,这是因为她的父亲会来看她,会抱她,她特别渴望这份拥抱,渴望这份痛过之后又被怜爱的温暖。
由此可以看到,这个女人是真实渴望被爱,只是她无法摆脱童年的伤痛,只能一次次不停地重复被虐的亲子关系,才能够被安慰,才能被爱。
《两小无猜》经典语句: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为什么爱会伤人?因为我们常常看不清爱情的真相,总是与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相爱;因为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总把幸福寄托在找一个正确的人上;因为我们总是走不出童年,妄想在爱情中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如果能够看见真实的对方,修炼你的内心,那么,爱情不会再伤人,爱情就是一次重生
——武志红
要摆脱这样轮回,最重要的就是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把爱人当做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幻想的化身,也不是施虐或者控制的父母。
二、饱满的爱情,能让两个人活得酣畅淋漓。
在李子勋老师的这段亲密关系的文字里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小林男主对珍珍女主并不好,珍珍提出分手了几次,不到一周又和小林在一起,这种既痛苦又离不开的关系,就是“依恋饥渴”,而这阵依恋关系最开始是始于和母亲的关系。
前不久我写过类似的文章关于依恋关系,有三种,分别是:逃避型、焦虑型、安全型。正常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的,保持独立完整的个体,在一起时互相依存,分离时带着安全感离开。
然而很多人在年幼时与母亲的关系却往往是逃避型或者焦虑型的,想分又分不开,或者干脆避而不见,这种无意识的“饥渴”,寻求一种亲密补偿。
那么如何认识问题,并且改变状态呢?子勋老师给了两种具备爱情的能力:
一是幼年与母亲形成的深层依恋,这种依恋帮助我们对关系信赖。二是5岁前后体验过的与父母分离的紧张和喜悦,这种分离帮助我们信赖自己。
——李子勋
所以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我们就会开始重新审视与伴侣的关系,可是过程肯定是痛苦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可能就不具备幸福的滋养,为什么这么说呢?
《恋恋笔记本》经典语句: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幸福是一种肤浅的情感体验,痛苦才是深刻的体验。一个人在爱情中是不是真的成熟了,要看他/她是不是为此真实地痛苦过,而不是看他/她拥有什么。
——李子勋
恋爱过程是人的“蜕变”,像一只从粗糙的茧中挣脱出来的彩蝶,蜕去的只是幼稚的情感外衣。真正饱满的爱情,一定能让人体验到自己内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痛苦,并且是自觉自愿的。恋爱中的他/她开始变了,而且这种变化以前是他/她不愿意的,爱让他/她愿意去改变。在改变中,他/她要经历一个自我转变的痛,有一种铭心刻骨的、揪心揪肺的体验。
——李子勋
通过爱情看到自己的不完美,通过爱情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不足。
不是有句话说得很精彩:我要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而不是让你成为我想要的那个人。
想要影响和改变他人,不如从自己改变开始,从爱自己开始,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何必找他人要浪漫,我们自己就可以浪漫。
爱情的真谛在于重新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
《怦然心动》爱人有时候就像一道风景,我们喜欢他是因为在他身边我们充满愉悦和美好,但我们不会期望风景对我们做什么,也不敢奢望把风景据为己有。失恋的时候,把那个人看成是生命的一道风景,虽然远离了自己的视线,但内心的风景依然可以清新可人。
——李子勋
经典台词:有的人金玉其外,有的人败絮其中。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像彩虹般绚烂的人,然后,你会觉得其他人都是浮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