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质量的输出是用自己的话表达阅读内容。
我来尝试自己整理思路吧。
不再挪移作者的话了。
我们的情绪是由自己制造的,与他人无关。
这个思想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活出生命的意义》、《非暴力沟通》中都一再提起,我至今没有完全接受,或是完全领悟通透。是不想接受呢?还是没有切身的感受呢?
在外界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段距离,它决定着我们的幸福。
他人言行——个人理解——感受——行动
我们的情绪是由个人理解决定的。怎样解读他人言行,解读这个世界,是造成人与人的不同的吗?是决定个人幸福的关键?
个人理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一幅由过去经验形成的地图,我们由它来判断事物?
或是每个人都有一副透镜,通过它来观察世界。
透镜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透镜哪来的?由父母、老师、朋友、环境共同打造出来的。如果我们遇到有爱心的父母、开放包容的环境,就打造出了积极、阳光的透镜;
如果是不成熟的父母、严厉的老师、缺少朋友,打造出的透镜会是消极、带着失望的颜色吧。
有没有其它的原因呢?
比如基因?性格?性别?后天的努力?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重新为自己打造一副透镜,或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摘下陈旧的透镜,看到生活的真相。
说远啦。
回到情绪问题。
真的是思想决定了感受吗?
感受不是从心底发出的吗?像我们体会风的凉爽、太阳的炎热一样?
或者这是另一种面对事物的情绪感受。
如果跳过个人理解这一步,我们来看看:他人言行——感受——行动 他人言行能直接导致情绪的产生吗?我之前就是这么理解的。他说了什么惹我生气了,这件事让我高兴,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啊!
如果换个人试试呢,令我生气的话可能令其他人开心呢?或者无感?令我高兴的事也许其他人无动于衷?
所以,事情还是那件事情,为什么每个人产生的情绪感受不相同呢?
因为事情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同样的事对每个人的意义为什么不同呢?因为每个人和它的联系不相同,所以有不同的想法。
我能改变事情和自己的关系吗?不能,所以不是关系导致了不同的感受。
我不能改变事物和自己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我对它的想法就改变了,所以,是想法的不同导致了感受的不同?是我自己的想法使我自己产生了各种情绪?
嗯,也许是这样的。像小说里的情节:她这样想着,就高兴起来。但是,她忽然又想到...又忍不住落下泪来。这似乎充分展示了想法是怎样直接导致情绪的改变的。
所以,我自己的想法让我产生了各种情绪。如果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情绪是可控的。
另一个问题。
我对事物的理解是正确的吗?
比如有人瞟了我一眼,我会想什么呢?他白了我一眼,他瞧不起我!他居然没有注意到我,太自大了!他不敢直视我,是不是心里有鬼?他想不起我了吗?他居然假装不认识我?
所以,在对事情对人形成第一判断之后,不要立即下结论,要再寻找几种可能性,最好从相反的角度寻找可能性,也许开始很难,但是养成了习惯,益处一定是非常多的!《原则》里提到过。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接近事实呢?在和他人沟通之前,如果避免产生误解呢?
尽量寻找各种可能性,还要寻找证据。生活中有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想法,或者在这整件事中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呢?在这件事中我有什么可以做却没做的,如果做了可以使事情发生改变?一个正常的人为什么要那样做?或者换位思考?《关键对话》似乎还没有提到这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呢。
我们经常会骗自己,还不自知。是小我做出来的。
它做了一些举动,知道不太合适,就开始寻找借口。它会说”都是TA的错!“、”是他让我那样做的!“、”他们是群流氓!“、”我有什么办法啊!“
我们常常掉进自己的陷阱,想不到反思、观察自己是否犯了错误,只想努力去追究对方的不是。
所以,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判断,到底有多大比例是接近事实的呢?如果我们有一副带着情绪色彩的又扭曲的透镜,它有多少可能还原事实原貌呢?
我的镜子是什么样的?我曾经离事实有多远呢?真相就在身边,可是我看不到??太可怕了!
诚实、谦逊地面对自己,认识你自己,原来很艰难。
我是否常常为自己开脱?指责他们?假装自己是受害者?假装自己无能为力?
这是我经常做的事啊。
如果我用这样的心态处理事情,我对他人的看法一定是常常扭曲的;对事情的理解也过于主观。
如何改变?误解可以和他人沟通——如果我能很好领悟了沟通技巧的话。
但是怎样可以摘掉扭曲的眼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