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刚毕业,分到一个单位,认识了一位朋友。
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平淡,爱好兴趣也各不相同。不过我知道他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我想他至少不觉得我是个不太笨的人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来我们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之后,他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给我一个电话,那时候死没有手机的年代,他都会打电话到我家或者我的单位,随便跟我聊几句。
内容很平淡,基本上都是在问我工作的情况,单位的情况,以及老同事的情况。我也就是有一句说一句,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十年之后,我逐渐做到了单位的中层,这种关系也没有断过,最多一年吃一次饭。
一天,他特地专门把我约出来,告诉我,他想请我去他单位工作。
他那时已经是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了,我当然喜出望外,但也有点纳闷,为什么找到我了,他说他一直子啊关注我,知道我一步一步努力到中层,做过哪些事情,他新设立了一个部门,他认为我正好合适。
我回想和他交往的前前后后,发现他几乎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为他未来的需要在做铺垫和部署了。
确实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在《人脉:关键性关系的力量》( The Power of Who )一书里作者鲍勃·比汀( Bob Beaudine )提出了一个100-40法则,左边列出你的100个朋友,右边列出40个你想达成的目标。围绕这些目标列出自己需要的人,并且通过这100个人的二度、三度好友联结。
最近我读到这本书的一个结论:
找到那些未来对你有帮助的人,提前和他们建立链接。
我还听到一位同学给我讲过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
朋友在政府负责报批项目,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去找他,他帮忙推进,很快就通过了,另一个同学闻讯过去,却死活磨不下来。
他说,前面这个同学每年春节都给我打电话,聊一会天,他把我当朋友;后面这位毕业十年都没有找过我,一找帮忙办大事儿,你说靠谱吗?
有人脉并不一定等于有关系,关系是建立在互惠法则之上的,且互惠的成本是很低的。而有事儿才想起来要找人,就属于交换,交换的成本则高得多。
我们要学会,提前帮助未来会帮助你的人。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要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
古典的《超级个体》列出了下面这些人,值得我们记住并践行
1. 知识代理人(百事通)
知识代理人不一定是高学历者、专家,而是某个领域的狂热者和万事通。比如,你身边一定有一些对于买车、电子用品、旅游等了如指掌的人。但他们并不一定是汽车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每个领域保留一个这样的“知识代理人”,会节省你大量的时间。
2. 联结者(互联网)
联结者就像是一个搜索引擎,他脑子里面存着各行各业的人——医生、律师、媒体人、黄牛……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两个这样的联结者朋友。有什么问题找不到人问,就去找他,他会帮你。当然,当这个人过来找你,你也一定要帮助他。
3. 伙伴和外脑(咨询顾问)
这些人也许是业内伙伴,也许是其他领域的高手,但都在自己领域内与你水平相当,遇到一些重大的疑难杂症问题,不妨带着问题找他们,或者邀请1-2个人小聚。他们热爱智力挑战,会很愿意帮你解答问题,而且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4. 朋友(心灵伙伴)
被很多人忽略的人,其实就是你的心灵伙伴,精神支持系统。每个人都有状态低落、抱怨的时候。但是一定要有一两个可以大半夜被陪你聊天,两点钟被电话吵醒也不会烦你的人。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跟这些人保持互动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 使自己成为这四类人里的一类,提供你的差异化价值。
成为在某个行业里的知识代理人,不断地发出信号,“我很懂……如果要……找我。”
成为联系人,持续说如果你想找医生可以找我,想找律师可以找我,想找xx你都可以找我。
成为别人的外脑,主动帮人解决困惑。
成为别人的朋友。当对方状态不好的时候,主动邀请对方,陪他吃饭聊天。
管理人脉的最优方式: 就是在要去的方向,提前帮助你未来的贵人。
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方向,提供价值,改变自己,用生命影响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