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KIPP对中国教育之启示

KIPP对中国教育之启示

作者: 一树花开01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23:58 被阅读0次

KIPP是美国专门为穷人准备的学校。它专门在各地最差的学区办学。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学生成绩基础很差,但是却KIPP却大学升学率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KIPP对中国教育之启示

令人惊讶的是,KIPP却不是优先录取好学生,而是给所有人平等机会。录取不看学生之前的成绩,而是采取抽签的形式。,这正是令人敬畏的地方。KIPP的学生们在五年级入学的时候,其成绩普遍比同龄人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落后一到两个学年!而到他们八年级的时候,他们的成绩100%超过平均水平。KIPP在其所在的整个城市内,比如纽约市,在所有学校中名列前茅。

到底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才能取得这样的的成绩呢?KIPP的教学理念,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孩子们很小就被领着去大学访问,去接触从KIPP出来并成功考上大学的校友,树立自己有朝一日也要上大学的意识。KIPP的班级按照毕业上大学的年份命名,KIPP的教室用各个大学的名字命名。每一个KIPP的学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大学。

两个基本点,叫做:“努力学习,变得更好”。

除了在学校时间更长,KIPP的学生每天还有有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老师都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学生哪怕晚上在家里写作业遇到问题,也可以立即打电话问老师。

像某些中国中学一样,KIPP爱让学生喊各种励志口号,而且是在教室里由老师领着喊,比如一边拍桌子一边喊“Read baby read!(读书啊宝贝读书!)”

学生入学第一天是没有桌椅的,只能坐在地上,因为在KIPP,一切东西都必须是努力“挣”来的。谁表现好,谁才可以得到桌椅。

课堂上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全班同学按规定动作看着他。在教室里,学生必须学会使用两种统一的音量说话,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使用哪种音量。如果哪个同学在课堂上有小动作,老师会立即停止上课,然后全班讨论怎么“帮助”他克服这个坏毛病。

这些规定,就是KIPP所谓的“变得更好”。对KIPP来说,“好好做人”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系列详尽的行为准则。当时有两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搞了个理论,说人类有些品质是超越文化差异的,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尊重的美德,比如说智慧、自控、幽默感等等。他们一共总结了七个目标品质:坚毅、自控、热忱、社交、感恩、乐观和好奇。

这七个品质成了KIPP的“核心价值观”。就好像中国学校宣传自己的校训一样,KIPP用铺天盖地的标语口号往学生的脑子里灌输这七个品质。不过KIPP的口号可能比中国式宣传稍微高级一点,其并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记住这七个名词都是什么,而是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去潜移默化这些品质。

比如我们都听说过有个“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说那些能坚持不吃第一块棉花糖,一直等到实验人员拿来第二块棉花糖再吃,表现出强硬自控能力的孩子,最后都有出息。显然KIPP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这个典故,因为学校给他们的T恤衫上印的不是“自控”这个名词,而是“别吃那个棉花糖!”

KIPP的品行教育还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居然给每个学生发卡片,让学生随时记录身边同学做出的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不光是思想灌输,而且用一系列制度去逼着你这么做 — 这背后的逻辑是,性格不是完全天生的,后天可以培养。而心理学家也同意这一点。(待续)

相关文章

  • KIPP对中国教育之启示

    KIPP是美国专门为穷人准备的学校。它专门在各地最差的学区办学。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学生成绩基础很差,但是却K...

  • KIPP之素质教育

    我们有的时候,会碰到一种人,他给人感觉温文耳雅,举手投足都很得体,和他相处会很舒服,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们会说...

  • 日本的教育如何?为何要提出“宽松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究竟什么样,对中国教育减负有何启示? 看点: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日本“宽松教育”主题沙龙。...

  • 父母中国说

    《父母中国说》,[鼓掌][鼓掌][鼓掌]中国教育之希望,不在我中国之少年,而在华夏之父母。 中国教育之根本,不在大...

  • 影片《3 idiots》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印度影片《3 idiots 》曾一度在网上疯传,口碑极好。我想除了宝莱坞电影永远唱不衰跳不衰的印度歌舞外,其中重要...

  • 颐谌—爱在家庭

    中国教育之希望,不在我中国之少年,而在华夏之父母。 中国教育之根本,不在大学,也不在大师,而在千万家庭,亿...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胜于言教。

    中国教育之希望,不在我中国之少年,而在华夏之父母。 中国教育之根本,不在大学,也不在大师,而在千万家庭,亿万父母。...

  • 保存资料001

    与您分享: 中国教育之希望,不在我中国之少年,而在华夏之父母。| 中国教育之根本,不在大学,也不在大师,而在千万家...

  • 改造主义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改造主义与教育 改造主义哲学有两个主要的前提假设(1)社会需要不断改造或变更;(2)这种社会变化需要对教育进行重构...

  • 由KIPP想到的

    今天读《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其中有一个案例讲到KIPP学校教育系统,说的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一般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IPP对中国教育之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eg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