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无雨,太阳正红,想就近找一个地方爬爬山。开上车出城,奔一个不知名的山沟沟而去。远远地看,沟的两侧山形如馒头状,没有嶙峋怪石,林木茂密。待我们沿村路进山才知,这山叫钱山,当地人说山形如元宝,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钱山能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一路走过,见家家庭院整洁,院外都堆着一个个有点像艺术品的木头垛。
看到这样的柴禾垛,我想起一个同事,当年她搞了个对象,中专毕业,家是农村的。过春节要去男方家见见公婆,临走时妈妈把女儿拉到身前告诉她,去了一定要看看他们家有没有柴禾垛。勤快人家的柴禾都是早早备下,烧不完的;不会过日子的人家才是今朝有酒今天醉,明天没酒先掂兑。女儿说这是什么老皇历,现在还翻出来?颇为不屑。可是妈妈说,你还别就不信,这是妈妈过来人的经验。
我那个同事去了,公婆对她十二个好,恨不能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给她。她看了周遭没有发现柴禾垛,只在院里看到几捆烂树枝,可是她正被感动着,回家和妈就说看到柴禾垛了。
结婚两年后她和老公分了房,有了孩子,公婆就说来城里给他们看孩子,把家里的房子卖了,轻松进城,从此以后就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我这个同事和我们说,我妈的话真有道理,难怪当年家里连个柴垛都没有,这老两口就是不愿出力,现在什么不干,半老不少的,全指我们养着呢。
我看着家家门前的柴禾垛,不禁感叹,这些山里人家真勤快,不仅有柴禾,还都垛得有棱有角,让人能看出他们过日子的心气来。
顺着一条小道爬到山上又下来,心情很爽,回来时在一家的挡寒棚里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冲着我们笑。很好奇地走过去,一问才知这是一个九十七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和我们唠喀对答如流,就是她的山东口音让我们听起来稍微费点劲。她说她现在还能纫针做活,没事就出来晒晒太阳。问她在这山里住多少年了,她说58年吃大食堂那年上来的,饿的吃不饱,跑这山里来能种点小份地。
说起以前和现在的生活,老人始终带笑。“在山里住,饿不着。现在更好,要鱼有鱼,要肉有肉,我孙子还总拉着我进城。”不一会她孙媳妇听到有人说话从屋里出来,老人看孙媳妇那眼神满是慈爱。这是一个乐观的老人,知足的老人,难怪九十多岁还这样硬朗。
柴禾垛,百岁老人,这是今天记下的关键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6fcc9a60919870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357ab0ac09c8fc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c52fa02f1eafe54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