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行为多半出自对展现独立性、与成人的平等以及成就男性或女性气质的渴望,这一行为的走向取决于孩子们对所谓‘长大’的理解。”
青春期孩子的很多不当行为是“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的证明”,是对爸爸妈妈的宣战,是对成年世界的向往和回避。理解到这一点,再去看我们中职生的一些问题行为,亲子关系紧张、逃学、早恋、抽烟、打架、小偷小摸等,也就有了更专业的解读,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问题的实质和本源,可以更好的“对症下药”,而作为女孩子的妈妈,则更应该警惕“男性钦羡”和青春期性欲,压力瞬间觉得更大了。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多给一些肯定和赏识给现在的问题学生,也许但他们适应了社会环境,真的可以给我们一个莫大的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