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长沙突然新增一例新冠确认病例,该病例周一去了自己经常跑步的烈士公园。按照疫情管理规定,前后俩小时进入公园的,全部直接被赋黄码,这也是我第一次被赋黄码。开福区和社区相继电话给我,要求我立刻去做核酸,居家健康监测。原计划周三到周五去出差的,只能退掉机票,安排好手边工作,开始“核酸+隔离”的居家办公生活。
长沙今年也是奇热无比,连续40℃高温居高不下,我能在38℃高温条件下坚持运动,本来是要给自己点赞的,却跑出个“黄码”来,心中不免还是有些小郁闷的。但转念一想,事物都是中性的,生活当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另外90%取决于你的心态与行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开始给自己找乐子。忙忙碌碌一暑假,感谢上天又给自己放假一星期,好好清净一下,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陪孩子把剩余一周的暑假过完,少开一些无聊的会。感恩我选在还比较热的时候去公园跑步(17:20进公园,18:00出公园,确诊病例是19:17进公园),天热人少,没机会和病例时空交集,否则就被赋红码了,赋红码会给更多的人带来麻烦。黄码还比较自由,对他人的影响不大,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进一步,我想到了孔夫子在《论语》中面对不确定性给出的答案:“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蘧伯玉是个君子,国家好的时候,他选择出来做官,为国家做事;当国家处于混乱之际,他选择回家教书,当个退休的员外郎。这是个典型的反脆弱里的杠铃式配置的例子。国家好也罢,不好也罢,他都能够在不确定性中始终获益,而这也是反脆弱的精髓。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我们并不是只有束手无策,而是可以扭亏为盈。在学习和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固化,应该让自己变成一个灵活的、随时在学习的人,拥抱人生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终身成长、终身学习,只有自己不断地改变和前进,才能在这个不断迭代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君子不器,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环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杠铃式配置是一种能力,核心先快乐地接受,然后是学习改变。
真正的快乐是不惑于外物的,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质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须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境界!完整学习一遍《论语》,对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孔子的快乐与豁达的境界。从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字里行间充满着快乐,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寻找的真正的快乐。再到孔子“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再到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和颜回的快乐完全是超脱物质和环境之上的一种精神追求,这也正是我心向往之。
从脑科学角度出发,快乐是由情绪脑控制的,一成不变是很难感受到快乐的。感知生活中的变化,发掘生活中的小确幸,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会收获快乐;多肯定自己,获得内心的富足,会收获快乐;通过自律获得成功,会收获快乐;通过帮助别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会收获快乐!一句话,快乐无处不在,看你如何发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