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泰山之阴是个绝妙的去处了,但由于路途不便,一直未能一游。承蒙宣传部门同志们的热情组织,这次终于成行了。
秋高气爽,正是登山的好季节。我们的汽车由济南出发,仅一个来小时,就到了界首火车站。转弯折向东行,至一村庄名南马套,即由此蜿蜒向东南方向驶去。行不数里,只见车窗外山路渐窄,林木渐密,车行至此,已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便下车。大家举目四顾,只见山路崎岖,绿荫掩映,有溪水淙淙流下,一条石板桥横亘溪上,竟是一派幽穆肃静,原来不觉已进入山谷中了。于是便依着溪水,大家围坐,用了一顿野餐。饭后抖擞精神,开始了行路。
这条路是沿着一条山溪的流向而形成的,坡很缓,但路极长,蜿蜒通入山深处。一路走着,沿途是绵亘不断的山,奇形怪状的石,清澈见底的水,郁郁葱葱的林木,真可谓四面环翠,目不暇接。
先说这山和路吧。一条山路,七折八拐,完全是在谷底逶迤穿过,两旁的山竟有几十座之多。这些山峦,有的气势雄浑,有的清秀俏丽,有的陡崖峭壁,又有的怪石嶙峋。有时走着,看前面山势合拢,似乎已是无路可行了,但及至走到跟前,却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原来又转入另一条山谷中了。山由路而显出气势,而路由山而显出曲折。其实,这路不正是历经无数岁月,才从这重叠的山里挣扎出的吗!
再看山石。山上的石千奇百怪,姿态各异,自无须说,仅是遍布路旁溪边的这石,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这些石,基本上都是青色的花岗岩,青得晶莹,青得可爱,经过长年溪水的冲刷,形成光滑的表面,像是青色的陶瓷,又像是玲珑的玉器,其中很多上面缀满了白色的条纹,青白相间,色彩斑斓,极像笔走龙蛇的狂草书法,又像笔墨酣畅的写意山水,一帧帧,一幅幅,错落有致,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走在这样的路上,又像在参观一条画廊了。
说到石,又不能不说溪水。附近山上的水,看来都汇聚到这条山涧里了。依着山势,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千回百转;时而汨汨静流,又时而潺潺有声。又有那点缀其间的潭和池,清澈碧绿,像一面面形状不一的明镜,倒映出山石和林木来,也倒映出行路人的身影来。我想,若是夏季,这溪水怕不会如此安详和宁静,必定是汹涌湍急,浪翻瀑飞,又另一番景致了。如若不信,请看陡崖下,还留着飞瀑溅成的水迹哩!路旁,时见”严禁捕鱼”的字样,想来泰山深潭所独有的赤鳞鱼,正是在此找到繁衍生息的所在呢!
我们就这样走着,看着,惊叹着,陶醉着。好美的一条山谷啊!路依着山和林,水映着石和天,绮丽清新,又宁静深沉。如果这景色仅让用一个字来表达的话,那么我想应该是个”秀”字吧。正走着,见路旁立着一方古碑,上书”桃花源”三字,看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欣赏力了,想来那传说中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
在这秀谷中走了大约有两个小时,却忽见路边竹篱木桥,菜畦瓜架,绿荫掩着几幢农舍,别是一番情趣,原来此处竟有人家。山路至此,分为两条,一条顺谷前行,想是通往更深处;另一条攀缘直上,则是通往岱顶的了。在此歇息了片刻,我们又踏上了登程。
且看这山色吧。好大一片片林木,接枒交柯,叶茂枝繁,从山顶直盖到山脚,密密的浓荫,不留一点缝隙。时值深秋,这万千的树木已轮番变了颜色,有红色,黄色,有紫色,褐色,当然最多的仍然还是那苍松翠柏的绿色,斑斑驳驳,绚烂纷呈。林间,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把我们引向高处,路旁,时而是密密的丛生灌木,时而是近乎没人的蒿草,还有挂满了红宝石般浆果的不知名的枝杈,以及满山遍野盛开着的金黄色的山菊花,给这深秋的山林平添了几分迷人的野趣。及至登上高坡,举目四顾,只见层峦叠嶂,苍秀含幽,林涛震荡,鸟鸣谷应,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顿生置身物外之感。这山景,如果再仅用一个字来表达的话,那么只能是个”幽”字了。
路渐渐陡了,间或还有石阶。走着走着,感觉吃力起来,只得且走且歇,不觉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由于不知距岱顶还有多远,树荫又是如此茂密,把视线遮了个严实,大家不禁急躁起来,脚步也变得迟缓了。其时其地,真有些”暝色苍茫山且远,只恐云深蹊径黑”的感觉。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不知又茫然地爬了多久,等转过一个山坳,顿觉眼界一新,远远望去,隔着一条深涧,对面雄峰排列,巍峨壮观,山顶却有庙宇横列,楼台耸立,烟云飘渺中,夕阳映照下,真如仙山琼阁一般。”岱顶”!大家惊呼起来。正是”山险穷且陡,崖荒乍履臻,遥瞻如有字,早觉喜无垠”。眼界既已开阔,精神为之大振,步伐也轻松了许多。大家乘兴你追我赶,很快又攀上一座山顶,顺路曲折东行,竟轻松绕过了山涧,沿岱顶东端折回,不出片刻,已来到了天街上。仔细算一下时间,从开始登山起,只用了两个小时。舒展一下身体,并未感到特别疲乏。看着脚下十八盘台阶上筋疲力尽,蹒跚前行的游人们,大家不禁都暗自庆幸起来。
晚上,山下的灯火闪闪烁烁,与满天璀璨的星斗交相辉映,人在其间,如仙如梦。我漫步在天街上,整理思索着一天来的印象。我曾多次登临岱顶,领略泰山的雄浑气势;我也曾在黑龙潭边,扇子崖下流连忘返, 体会泰山的险奥峥嵘,但独独这山阴之游,却使我感受最深。前者称得上雄秀冠群了,却过于坦然暴露,一览意尽,且不说那攀缘之苦了;而这山之阴处却是外望无奇,蕴秀藏幽,探之不尽,寻之无穷,动人心魄,又招人冥想,这就是所谓阴柔之美吧。
”登临始觉奇”。探幽寻秀,得观胜境,当是如此;而纵观社会,体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想,这,就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