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析纳兰性德《琵琶仙 中秋》

浅析纳兰性德《琵琶仙 中秋》

作者: 钓寒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2:31 被阅读0次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哪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 纳兰性德 《琵琶仙 中秋》

南宋胡仔曾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东坡《水调歌头》立意高远,情怀洒脱,把酒问天,道尽古今亲友不能团圆之憾,而遗憾中又见其旷达豪放。纳兰性德这首《琵琶仙》也是中秋词,同样是未能团圆的憾恨,却不同于东坡词。《水调歌头》是生离,而这首《琵琶仙》写的则是阴阳两隔。生者尚可重逢,亡者何处可觅?康熙十六年,容若原配妻子卢氏病逝,此时容若年仅二十三岁,正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伉俪情深的二人竟天人两隔,怎不让人断肠!卢氏的死沉重的打击了纳兰性德,在纳兰性德的词中有多首都是在悼念卢氏,这首《琵琶仙》也正是其中一首。

词以碧海写起,碧海年年如旧,而那一轮明月却有阴晴圆缺,“为谁”这一问,是作者心事的映射,月亮本无情,但作者心中确是百感交集,正是如此,在看到那时满时亏的月亮时才会心有所问,这时时的变化可是为某人而变?后两句转而写景,正值中秋,桂花飘香,月华如雪,短短两句勾勒出夜色之美,如此夜色,本应团圆赏月,但回顾两侧,曾经赏月之人却已不见于世间。“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读到这,我仿佛看到纳兰容若独自立于花园小径,在漫天庆祝的烟花中,看着一轮圆满的皓月,悲从中来。中秋节是古代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出身贵族之家的纳兰性德相比也是刚参加完家族中盛大的宴会,孤身返回住处。举世的欢腾庆贺与容若心中的悲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此好天良夜非但没让他感到一丝抚慰,反而落得填膺百感。“只影而今,哪堪重对,旧时明月。”旧时明月见证了他和妻子的甜蜜过往,妻子在时,二人此时或许正在赏月、品茶、赋诗,而如今却只留下一个痴心人形单影只。物是人非之悲在这样一个月华如雪的好天良夜如同久积的河水冲垮了容若心里的长堤,瞬间席卷了这个痴情郎。
下阙四句先写回忆,思念之情涌上心头,种种往事不禁浮现在词人眼前。晚风吹拂,树上的黄叶簌簌而下,这一自然之景再次勾起了此人的回忆,原来是二人曾在这里游戏也曾惹得黄叶纷飞,谁能想到当时灵动俏丽的你已经同这黄叶一般陨落。经年之后,我仍然记得当时轻纨小扇怕热的你,但我这一腔心事却不知能付与谁听。“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深切的思念和爱而不得的哀思夹杂着悲伤和忧愤在他的心中延伸,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离别之情所能概括的了。不知在这样一个团圆之夜你的芳魂会不会重游此地,我将在今夜为你彻夜吹笛,愿我的笛音能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寒夜传到三十六重天之上,给你带来温暖,向你传达我的思念。

相关文章

  • 清辉了如雪

    琵琶仙·中秋 清 · 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

  • 浅析纳兰性德《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哪堪重对,旧时...

  • 琵琶仙•中秋(纳兰性德)

    总茫茫,不关离别

  • 西风吹冷当时月

    西风吹冷当时月——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情思渊源 内容摘要: 纳兰容若,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

  • 碧海年年

    今日读到纳兰的《琵琶仙·中秋》才知道用碧海年年来形容中秋见到月亮,真是太贴切了!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

  •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临江仙·寒柳 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 ...

  • 琵琶仙 中秋

    戊戌中秋,相思拌思亲,填膺百感,故作斯文。 碧海空垠,痴仰望,寒宫伊人常住。秋香月饼微尝,无味入苦肠。泪盈眶,金风...

  • 琵琶仙·中秋

    清 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

  • 琵琶仙·中秋

    阴晴圆缺,莫敢问、天涯何人等候?清风吹乱愁云,不羞玉轮面。笑脸迎、满眼泪光,他乡不解家愁。举杯对影,孤声难庆,虫鸟...

  •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纳兰性德《琵琶仙 中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ir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