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Jacob需要外出参加活动,于是娃儿们只能分开上课。
中国文化部分的词汇以及句子表达,娃儿们似乎可以自然切换,对于长单词且有难度的词汇,没有畏惧自然切换,书写、意义和词性都能清楚地对应,当然对于准确度还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读的越多,跟词和句子的关系越好,熟练度也越好。
对于文化的影响,娃们各抒己见,军事爱好者对于火药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信手拈来。虽然对于指南针过去的使用有很好的解释,而对于现在的作用,娃儿们独立外出的机会不多,所以背景知识和生活场景的缺乏,也无法用真实体验来讲述。看来给予适当的空间和时间来玩耍也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哈!娃儿们说的更多的是对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影响。
书籍的来之不易。
价格成本高。
分不同层级才有接触的可能,传播的局限性。
……
娃儿们很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现代的作用,作业、书籍甚至是考试,都身临其境,所以可以信手拈来。似乎缺少了古人的珍惜,想到的更多是对自己的考核和检测。
对于阅读的意义、沟通表达以及思想传播,因为娃儿们的阅读还缺乏广度和深度,真正进入思考和运用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
对于本国文化的常识,娃儿们有了基本的英语能力来铺垫,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可以真实地自我表达,虽然做不到知识面的延伸,但是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见解也是一种好的尝试。
阅读中内容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启发,特别是对于自然科学的延展,拉近了与自然和世界的距离,让娃儿们有机会对于自然和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思考。
动物与人之间的联系。
动物独特的特性。
都呈现了不一样的角度和视野,这些和娃儿们日常的生活虽不相关,却可以在更大的范围里来看待自己和其他物种,这样对于自己当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娃儿们可以提取相应的资讯,理解相应的信息,这对于娃儿们来说已经很轻松了。而接下来的思维和结构的练习,如何区分主旨和细节,并且概括主旨,在当下这个阶段对于娃儿们的阅读需要有进一步的加深。以为自己明白,和自己真的明白,是有区别的。不仅要明白,还要说清楚、写清楚。
对于elephant的主旨,娃儿们容易陷入到细节的内容里。而无法看到整体文章的主旨,这也是接下来需要练习的主要阅读技能。如何在一个整体当中提炼主旨。眼里出现的都是细节,也能看懂作者在表达什么。至于主要的内容,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结构真实呈现出来。有犹豫、怀疑、不确定,甚至是徘徊,这些都是正常的状态,而经历这些内心的感受后,还是需要明确自己的想法,最后写下来。然后自己再来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讲述,有时候讲着讲着就知道自己跑偏了。这些所有的尝试和练习,都在积极地参与,在练习的过程中犯错、调整,然后提升自己的理解。从而让自己更加清楚地梳理作者的思路和结构。真正明白作者的表达意图、主旨,这样才能看到整体和细节之间共同架构的全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1282/7f6f72a16e86b16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1282/c945ed2d140f72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1282/e06744312f9f5ce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1282/8ba08e02483334d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1282/3e7a8207197b4a5b.jpg)
对于进入初中的娃来说,识字量积累足够了,以为就可以读懂所有的素材了。而对于阅读不同的文本素材,例如科普类读物、论文议论的文章、甚至是严肃文章,是不是更需要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力呢?这是目前大部分人都忽视的,阅读故事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能力,而能阅读各种素材和专业文本,才是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