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个礼拜约师姐去看了场电影,同是选择困难症的两个人本打算抛硬币选电影的,《阿凡达》《姐姐》二选一。
我是不想看《姐姐》的,看着这名字就烦。虽然之前看过《阿凡达》,但是与其看那沉重的道德伦理不如看个异想天开来得轻松自在。
师姐原说无所谓,让我选,哪个都行。结果徐汇几个影院周末没给《阿凡达》排什么片,于是就这样遂了她的愿。她说其实特别想看,想籍此宣泄一下。看来长姐心里都有洞。
忘了自己有纸巾,师姐也哭的稀里哗啦。本是学渣,出了影院便忘记看了什么。大概是泪点太低了,看什么都会哭,毕竟也没记住什么剧情,没看明白什么大道理。落的哪门子泪着实说不清楚。
送养亲弟弟这件事,在国人的普遍认知里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姐姐已成年且身心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至少在自古以来“长姐如母”的儒家教化里是不允许的。
电影里的姑姑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才好看”。大概是想着揭开套子的时候能看到不一样的“惊喜”或者是“惊讶”。
姑姑泪流满面最终同意安然送养弟弟:“是我没教好你” 。她同意安然去过自己的生活,希望她活得自由,没有拖累。套娃虽没了底座的束缚,但套子还是套子。
李光耀的回忆录里记了一段与邓公对话,他说邓公骨子里还是儒家思想,邓公顿了一下,回说: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剧末,姐姐还是接回了弟弟,剧里剧外到底还是逃不脱血脉亲情、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
有评论《明明自己是“扶弟魔”,为什么做了母亲后还要重男轻女》《为什么不生二胎》,标题着实夺人眼球,可是那些看似“灵魂的拷问”除了掀起“怒其不争”“无可救药”的气氛外,并没有给出什么答案。
其实,所有这些 “不平” “愤懑” “委屈” 归根结底无外乎“回报”两个字。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回应才是长姐心里真正的洞。
“扶弟魔”为什么做了母亲后还要重男轻女?因为她觉得那样是对的,在她的价值体系里所有付出是值得的,回报是巨大的。
儿子生来就是姓氏继承者,家业继承者。着眼家族未来几代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延续,举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儿子有什么错?这跟举全家之力买学区房、花大价钱鸡娃投资教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扶弟魔”有什么错?毕竟那个原始家庭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根基,建设好自己的根基标明自己的来处有什么错?
为什么不生二胎?因为她一直没得到应有的慰籍。为什么心里有洞甚至在她自己做出不生二胎的决定后仍然没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已经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当问及是否希望自己有个兄弟姐妹时,大多数回答是肯定的。她/他们希望有人能分担责任,有人能一起商量做决定。
当我们把投射给“姐姐群像”的注意力从“长姐”转移到“二姐”时 ,仿佛瞬间就释然了。
没人要求“二姐”,“二姐”生来就是放养的,小时候有大姐照拂,有弟弟陪伴,心里一点洞也没有。
同样是姐姐,在二姐的眼里“长姐”就是优秀、有担当的代名词,是父母教育成功的示范。
中国的父母一向内敛含蓄,“无度索取”肯定不是他们教育弟弟的本意。他们只是在教育“姐姐”的时候,忘记了教育弟弟妹妹,教育他们也要照顾姐姐,要相互帮扶。他们只是单纯地以为这些道理会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长进骨子里,成为那些无需提醒的自觉。
弟弟只是习惯了被照顾,被给予。
剧里的舅舅在女儿结婚后幡然醒悟,安然说他“倒是像父亲”,舅舅笑得意味深长。剧外的人也瞬间原谅了他。等不到回报,等到幡然醒悟的成长也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