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捐赠,捐多捐少,就得看人家意愿。多捐是大爱,捐少是心意,无论多少都是送温暖!可是,部分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群众,尤其是那些网络喷子不同意啊。对此,我是不认同的,是有话要说的!
为了叙述更明白,我们还是举例来说。比如明星A捐了100万,明星B捐了20万,那么,明星B就成了部分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明星挣钱那么容易,收入又那么高,怎么可以就捐那么区区20万呢?所以认为那个明星 B简直就是没有公德心,不可理喻!再如一个普通工人捐了1万元,一个企业家捐了10万元,那么,这个企业家就成了部分人鄙视的罪人。他们的理由更简单——从百分比上看,工人的那1万占他全部收入的很大比例,而企业家的那10万却是他资产的九牛一毛而已。因此,那个企业家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奸商,几乎不可饶恕!总之,那些对捐赠指手画脚的人们总有貌似正确的理由来蛊惑大众,讨伐捐赠者的善意。
口诛笔伐者有自己的逻辑,那就是什么呢?——欲加之罪,我自有辞啊!可是,他们忘了捐赠的本质,捐赠本是献爱心!捐赠有数有价,可是爱心无价啊!这样语无伦次,强词夺理的讨伐只能伤害了捐赠人士的善意好心啊!我们不是说,不能让为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么,可是这“振振有词”的唾沫星子就是那最冷的风雪啊!我一个旁观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寒意,那些行走在“风雪”中的人们难道感受不到吗?
如果非得比较个多少出来,那也只能说明星,企业家他们可运用到的社会资源多,所以相应的该比普通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比如捐赠时,多捐一些。或者说,明星和企业家他们更有社会号召力,所以应该挺身而出!即便这样,我们能说的也只是建议,而非谩骂、侮辱、中伤等等。
再来说说那些能唤起人们感动,引起人们共鸣的那些捐赠。我们还是以真实的例子来说话吧!
就来说说眼前拿这令人感动的捐赠:打工的小伙儿把顶账获得的18000个口罩全部捐赠出来;靠着拾荒度日的老爷爷捐出了一万多块钱且坚决不留名字;贫困村的农民连夜人工拔了几万斤大葱送往疫区;游客们扔掉行李用来专门装口罩捐赠给需要的人们;小孩子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我们总是被这样许许多多,不分老少的普通人感动着。
我想,我们的感动一部分来自于这些善良的人,尽管他们的捐赠对于救灾可能杯水车薪,可是他们实在是拿出了自己所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我们感动的另一部分可能来自于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人,都是最最普通的劳动者吧。不过,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这些普通人的善举令人感动,那些明星和企业家的善举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在朋友圈,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筹款的信息,比如水滴筹。每每看到这样的信息,我都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看,捐上个百儿八十块钱。也许,我不认识这些不幸的人,可是既然出现在我的朋友圈,那必然就是哪个朋友所牵挂的人啊,捐一点是一点吧!那么,多与少都是我的一点心意,因为我没有背负捐少而受鄙视的负担和压力。话又说回来,我希望每个捐赠者都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星与企业家!
捐赠就是善举,无谓多少,所以,每一个捐赠者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捐赠都值得被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