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是琦君的作品,作者从一个儿童的视觉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借春酒的滋味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4月15号“市初中高效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陈老师从深情范读开始,带领学生去品尝“春酒”的味道,在延伸“家乡味”的过程中希望学生把酒中的味道装进自己的心中。课上,教师在黑板上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酒坛,让学生把阅读到的滋味放进去。于是,学生先后添进去“喜爱、甜、母爱、思乡、温馨亲密的乡情、童真”等内容,教学的流程就在“酒味”中进行。
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来看,课堂上意图通过品味细腻传神的语言来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愫,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可是,从教师出示的第一个问题“你品到了哪些味道”开始,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基本上是在来来回回的简单问答之间进行着,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处在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觉上,并没有从具体的细微的语言之处去体会和回味,因此,课堂上的简单、肤浅而平淡的教学对话缺少了一种发散的、积极的、探究型的思维品质。
例如,当学生发现春酒之中有着对家乡的思念之后,老师只是在“亲密、温馨、融洽”等词语中纠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读解情节与细节上下功夫,没有让学生在词里行间去把握作者的那一种眷恋、神往又深沉的思乡情结。即使在学生饶有兴致地发现小花猫的情节之后,老师也只是提问学生“哪儿可以看到小花猫的贪心”,学生们于是只能从“贪吃贪睡”上去体会作者笔下的童趣童真。其实,这个地方是有许多的讲究的。作者的每一个词语和每一个句子,不仅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有趣的模样,反映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心,更突出了八宝酒的醇香魅力。老师虽然抓到了这个情节,却没有深入到这个情节之中。紧接着便问学生“还有其他地方能够感受到(童趣童真)的吗”,学生迅速反应说“顽皮”,结果呢,老师的教学再一次浅尝辄止,没有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出孩子活泼热闹、快乐无比、甚至是崇拜和羡慕的心情来。
启发力影响学习力——《春酒》教学点评《春酒》之中,能不能从诗化般的语言中发现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圣洁的儿童心灵,能不能从具体的细节描绘之中去体会母亲的善良能干和作者的思乡愁绪,就要看教学设计中有没有清晰的启发走向,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设计好教学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习过程有序而生动,还要让学习气氛活跃而灵动,更要让学习思维深刻而主动。
在教学目标之中,教师有着引导学生品味琦君平易、净化、蕴藉、真挚的语言和感悟文中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的设想。问题是,要完成这些设想,就要从文本的细节和情节之中去反复读解和体味,去帮助学生从感觉之中找到语言背后蕴藏的深意。既然语文的本质在于语言,就一定不能脱离文本说一些概念化很强的话。人文思想的土壤在于语言意味之中,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只是一味的浅对话和泛对话,抓不住实质和内涵,就缺乏一种探究的味道,无法使特殊的潜在的对话之本发挥出对话教学的作用,所构建的对话之境即使表面如何热闹,也激活不了生活的体验,提升不了语文的能力。
我们可以看一个这样一个句子:“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句子中的“早已、偷偷、伸、舔”等词语活脱脱地把一个小女孩的活泼、可爱、天真、机灵写在了纸上;也许,她还有一种偷偷地微笑的撒娇的模样呢。类似这样的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不让学生细细品读,又如何能够真正品尝出春酒的味道呢。
值得肯定的是,陈老师在结束品酒的问答之后,让学生思考“那么多的味道,如今还能品尝到吗”,于是让学生朗读体会最后一个段落,并自然延伸到作者的另一篇《家乡味》的一个章节“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多少次梦魂飞归故里,……”接着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临终念叨来强化文本的思乡愁绪,教师用大段大段的抒情语言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思乡味:“让我们记住,有那么一坛酒,让我们越品越觉得香甜醇厚,它的名字叫春酒,也叫思乡酒,也叫母亲酒,也叫寻根酒;有那么一位作家,在心中念了家乡一辈子,在梦中寻了家乡一辈子,在笔间写了家乡一辈子……”最后的教学终于出现了精彩的一幕。然而,由于整个课堂的铺垫不够,由于属于教师的内容太多,由于问答交流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没有浸润其中去认识和鉴赏,没有合理的拆问、追问和深问的配合,文本的意蕴和韵致总是出不来。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语言苍白而贫乏,教师缺少随机的灵活的启发问题,所以,课堂上就少了一种回味的余地。
《春酒》结尾处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上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在作者描绘的一幅幅欢快的童年画和一个个邀饮春酒的节日里,蕴藏着作者心中难以消失的风俗和人情,正因为这样,思乡的惆怅才来得更为悠长。这是难以把握的一个阅读问题,但又必须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样的深意。只有读进文本,把文本的精髓读出来,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语言的纯粹和蕴藉,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人世间有一种深沉的情愫叫乡愁。
启发力影响学习力——《春酒》教学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