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言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06:00 被阅读0次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二    晴 

    说话是一门艺术,懂得如何说话,在何种场合说话,往往能够转祸为福。有句俗语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傲慢无礼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不要跟这种人多谈,所谓“多说无益”;对沉默寡言的人就要直截了当;对深藏不露的人要言简意赅;对瞻前顾后的人,要把形势分析透彻明了。

    到哪山唱哪歌,这确实是一种说话的策略,但这个话却又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都要讲真话。讲真话很难得,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候和场景更加显得宝贵。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讲真话。不过,在某些场合讲真话要懂得方式方法。

    季羡林先生饱经人间沧桑,又善于思考人生,生前留下了两句箴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堪称警示之语。

    “假话全不说”,假话什么时候也不说,要知道一句假话要十句来圆,假话越说越多,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还是不说的好,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是这“全不说”,不是谁都能做到,但它应该成为做人的准则和社会的导向。

    “真话不全说”,真话该说的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说,说得越多错得也越多,少说话不仅能够避免传播谣言,也能给人留下处事谨慎的好印象。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技巧问题,表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总结了老实人因讲真话惹祸招罪的教训,是迫而自保、而又守住道德底线的一个妙法。

    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没有人能完完全全地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人能被人彻彻底底地理解。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片私人领域,在这里我们埋藏了许多心事。不过,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心里藏不住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吐。

    其实,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分享感想的欲望,这些都再正常不过。然而,心事是自己的秘密,最好留给自己,不要轻易说出口,因为一旦说出口就收不回来,而且一旦这个倾诉的对象不可靠,把你给卖了,那么你就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言多必失,有的话不宜说得太明朗,有的话不可说得太尖刻;所谓点到为止,话到嘴边含半截,皆为说话分寸之大理。可见,做人要圆通,说话要得体;一句话说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这样的人优雅而淡定;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有些浅薄。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假如你想活得更幸福、更快活的话,就应该从鼻子里充分吸进新鲜空气,而始终关闭你的嘴巴。”

    其实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含蓄一点未尝不好,如果把话说得太直、太透,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者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意思又不能不表达。人常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句话可以把人说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恼。

    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各方面都有差别,生活中也常常遇到一些不便于直言的场合和事情,说话曲折一点、绕一点弯儿,让不好听的话裹着糖衣,自然可以生出迂回进言的效果,让人思考之后才知道,揣摩之后才明白。

    有时候如果说不好话,可能话一说出口就会打击、伤害别人,那就最好闭口不言,何必因为自己出言不慎而增加敌人呢?此时沉默是金。有些人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因为说话太直、太冲而得罪了不少人,从而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说话还是要经过大脑思考,凡事三思而后言,不要什么事情都脱口而出,有些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随口一说罢了,别人却拿起来大做文章,成了攻击你的武器了。古时候还常常会“因言获罪”,甚至因为言语不当而失去性命的。现在这个社会虽不至于如此,但在网上随意发言了,就可能出问题,即使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讲话都得多多思考,不要随意发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思而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re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