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参加了个组织,组织是个好组织,可是规矩多,弄得自己老是犯错,这不今天文章又被锁定了。
只是为了分享
网络与现实的出入确实挺大的,现实中你与人开玩笑也好,与人吵架也好,语言限制相对来说没那么大。
网络上说点什么,在文字上面,有时候需要反复斟酌,否则平台就治你个大不敬之最。这可能是每个长期写作爱好者共同的体会,当然,习惯就好了,这就好比一名技术人员一样,熟练之后能自动避开许多雷区。
一般不管阅读什么书,我都偶尔会分享几句,或书籍内容、或个人观点,又或者金句分享之类的。其实,我专门分享书籍语录的情况不多,毕竟有点缺乏思考的照搬嫌疑。
最近在读《悲惨世界》一书,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选择网络比较火的金句,一句都没有。这本书篇幅大,我选择的只是其中某些作者笔下的样子,也就是我看到作者所看到的人间真实。
不管看到了什么,整理出来的都是原原本本的内容,加上自己的一些小观点、感受,只是为了分享。
哪个字影响了市容市貌
有人说《悲惨世界》是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故事能否代表整个人类我不作评价,但这本书确实让很多人对世间的不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走进这本书,像走进了一个另类的世界,我发现书中不存在所谓的经典语录,有的只是人间真实。
雨果的伟大,在于他对世间苦难的精准采集,他的眼睛就像一面镜子,把人间真实的点滴不断反射给他们自己。
这一段是今天凌晨推送文的内容,标题是《在“悲惨世界》里,没有经典语录》。
分享的内容就是摘录了书中12条关于关于主人公的,或社会现象的描写。
非金句摘录
关于生活的样子,有“下雨时,那个看门的老婆子看了过意不去,便把他引到她那破屋子里去,那屋子里只有一张破床、一架纺车和两张木椅,小孩便睡在屋角里,紧紧抱着一只猫,可以少受一点冻。”
解析: 当苦难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那一定是沉默先一步成为常态。
有描写社会现象的,比如“消灭恶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转移风气。风车已经不存在了,风却还存在。”
解析: 吃人的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吃人的风气还在。鲁迅:这不是我说的,但这是事实。
有描写主人公神情的,比如“他的手痉挛,握着的是虚空。”
解析: 人们都握了个空虚,不然怎么会有“憋不住的尿不如撒了它”这样一句话呢!
小结:
以上就是十二条内容其中的三条,有一条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字,有的有一百多字左右。
也许是因为有的句子里提到了“醉饭”“艰玉”、“阅玉”等。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违规的原因了。
最后,我不太喜欢像别人那样背书,介绍作者如何如何,介绍作者有多少帽子,他的帽子含金量等。或者把故事内容过于夸张、抽象,就像毕飞宇老师说的那样。
读《××》,“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这是一句套话,说的人多了。”但极少有人去解决苍山是如何绵延的,波涛是如何汹涌的。
公众号: 致浪解忧馆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