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赖辉东《论语史鉴》15·26晋有董狐笔!

赖辉东《论语史鉴》15·26晋有董狐笔!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22:50 被阅读0次

    第26章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犹及:还能看到。

    阙:门观也,形声字,从欮(jué)从门,欮古同“掘”,徐锴曰:“中央欮而为道,故谓之阙。”

        “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据《古今注》上的说法:“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如《诗·郑风》:“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用阙来“标表宫门”,除了显示威严之外,还可登临“远观”,这就是阙的原始功能。如《尔雅·释宫》:“观谓之阙。”

          “宫阙”一词就是这种宫门立阙的历史凝固。从汉代开始,阙已非宫门专用,不仅宫殿、宗庙、陵墓建阙,许多贵族官僚的宅第也可建阙,但仍然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史记·高祖纪》:“立东阙、北阙。”

          阙的功能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从而具有了很深的文化底蕴。

          双阙之间没有连接,与门相比,是空缺的,所以“阙”也可以有“空缺”“残缺”“不完善”的意义。如“拾遗补阙”、“付之阙如”。

          阙又指剑名。如《荀子·性恶篇》:“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马:怒也,武也。象头髦尾四足之形。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

        马是重要意符。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因此许多表示驾车、驱车的字都从“马”,如:驭、驰、驶。

        马也指威武,如《尚书中侯》曰:“稷为大司马。”《释名》曰:“大司马,马,武也,大揔(zǒng,揽)武事也。”

          马上,意为立即。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也指在马的背上,如《史记》:“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马亦姓,扶风人,本自伯益之裔。赵奢封马服君,后遂氏焉。

          为马治病的官职叫巫马,其后人以“巫马”为氏,如《巫马》:“掌养疾马而乗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孔子有弟子巫马期。

    借:假也,形声字。从人,从鹊省,鹊省亦声。“鹊”意为“把所筑之巢让渡给鸠的鸟”。“鹊”省意为“所占位置让渡给别人”。

          “人”与“鹊”省联合起来表示“某人把自己工作岗位空出来,让给别人”。借的本意就是:让渡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也就是今天常见的“借调”。

        假和借不同,“假”的本义是“代理人”。相当于雀巢鸠占中的“鸠”,如:假手于人。意为让别人替代自己。

        又如《荀子》:“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说文》把“借”说成“假”是错误的。

        借后来延伸指:经同意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也指把自己的财物暂时给别人使用。如《韩非子·内储》:“权势不可以借人。”

        借也指:不愿说出真正的理由,而以另一事为理由,如:借口。借也指假托的理由,如:借故走开。

        借也指拿别的人或事作镜子来对照,从中吸取教训,如:借鉴。

        借也指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如:借助、假借。

        假借也是“六书造字法”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因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已经没有了。”

          孔子在本文感慨两种非常优良,却已经消亡的精神。

          1,真正负责任的史官,看到史书上有遗漏的字,或者是有问题的、有疑问的字,就把它空缺出来,等待将来有识之士他们来补上。

          而不对历史负责任,遇到那些有疑问的字就进行篡改,甚至用自己的意思改写历史,妄加穿凿。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对后人的不负责。

          2,虚心上进的人,不会无知妄作,就像他有一匹还没驯服的马,一定会先借给有经验的人使用一段时间,然后再作自己使用。

        而骄傲无知的人却不肯虚心向人学习,哪怕被摔得遍体鳞伤,他也要保持高傲的态度。

          人应该敢于求教于人,敢于向不同行业地位的人学习,

          韩愈曾感慨他当时的社会现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还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在晋董狐笔

          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史官是夏朝的终古,夏朝末年,夏朝君主夏桀执迷不悟,暴虐荒淫更加厉害。

          终古因此曾拿出法典,抱着哭泣。后来终古出逃投奔商朝。商朝君主商汤高兴地告诉诸侯说:“夏王无道,残害百姓,逼迫父兄,侮辱功臣,轻慢贤人,抛弃礼义,听信谗言。众人都怨恨他,他的掌管法典的臣子已自行归顺商朝了。”

          春秋时期的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

          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当时史官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崔杼杀了当时的君主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史官如实记录下“崔杼弑其君”。

          崔杼不愿落一个弑君的名头被后世指责,便要求史官改写为齐庄公病死,史官为了留给后人真相便拒绝了崔杼。崔杼便杀了他。

          史官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承担起了史官的职责。崔杼以同样的方法逼迫他们写齐庄公是病死,但他们依然写下了“崔杼弑其君”,结果又都被崔杼杀死了。

          在先后死了三个兄长之后,老四就职了。结果一样,老四依然提笔写下了 “崔杼弑其君”。

          崔杼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威逼是没用的,无可奈何,只好放了老四。老四出来看到一人抱着竹简奔来,询问得知:那是南方来的史官(南史氏),为了支持史官老四而来,决意如果老四也遭毒手便自己顶上。

          短短“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却是由三个人命捍卫下来的。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除了齐国,晋国有个叫董狐的史官也一样非常有史官气节。

        《左传》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

          他先派人刺杀赵盾,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

          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

          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合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实质。

            这一传统为后代进步史学家弘扬和发展,编著出了许多堪称信史的著作,是我国史著中的精华。其开启之功,实源于晋太史董狐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15·26晋有董狐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rr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