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高研院第四周,迎来第二节高手课-怎样成为会借力的高手,由朱陆嘉老师来给我们分享。
初次听说私董会以及六顶思考帽是在2018年刘润老师五分钟商学院-基础篇课程中。当时听完只觉得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会议模式,可能会进入集体心流。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找到熟悉方法和流程,又具有智慧资源的同侪好像很难,想尝试却又无法实操。
这一次在得到高研院这里,终于有机会体验了一把私董会。虽然这次是作为观察员的角色全场在旁观察,没有参与到幕僚的提问和同案主互动中,却也让我可以将一早课上所学和同学们的表现逐一对照和思考,更容易看清楚大家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反而对私董会的整体流程更熟悉了。
对今日私董会的简单复盘:
- 在参会人之间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破冰活动很重要,可以让大家更容易打开心扉,提升会议效果。这次的私董会是我们4组和1组一起开的,加起来有十多个人,由于时间比较赶,会前大家没有进行自我介绍,这次选中的案主是1组的同学,会上很明显能看出来1组的同学们跟案主的互动会比和他不是那么熟悉的4组同学的互动要好一些,幕僚在提出较为犀利的问题时比较没有心理负担。
- 私董会场地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要太大且私密性较好。正好容纳参会人数的密闭隔音会议室就正合适,给参会人员以安全感。今日不巧我们是在开放的大教室中,空间太大,同时会有其他人频繁进出,对大家的专注力、安全感和私密感都会有打扰。
- 对于正式的私董会,案主问题背景介绍最好提前几天准备,并给出逐字稿,提前和幕僚们统一背景信息。尤其是如果问题中涉及专业术语,也要提前给大家建立背景墙。不然会议上幕僚们会花很多时间在了解信息上。这在今天的私董会中前期就存在背景墙的问题,好在案主后面会借助一些类比来解释。
- 在会前选择案主时建议结合参与私董会的人数来调整每人给出的问题数量,方便高效选出案主。这次我们十几个人参与私董会,每个人前期都准备了两个问题,导致我们在前期投票选题时比其他组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 在问题准备上最关键的是“夜不能寐”四个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花上两三个小时来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足够“重”,真的是会长期困扰的才有意义。
- 建议在第一轮提问结束后由案主反馈下哪位幕僚的问题最打动他,也让后续第二轮提问大家能找到提问方向。这个环节在今日的私董会中没有,有些可惜,因为大家都是初次尝试,所以在问问题上还有些找不准方向,如果案主能在第一轮提问结束时给幕僚反馈下,可能在第二轮大家更容易找到提问方向。
- 提问不要带有个人价值观判断、不要暗含指责,不要有建议性的提问。早上课上刚讲过,可真实操起来,大家很容易就忘了。学会提问也是一门技术。
- 私董会的目的是要给案主提供多维度的想法和思考,幕僚是要启发案主用他从没想过的、忽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要帮案主透过表象找到那个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上来就给解决方案。这也是私董会同我们日常开会解决问题不太一样的地方。大家在首次尝试时也很容易跑偏。尤其是对于那些同行业,有专业背景的幕僚来说。
- 幕僚反馈环节要谈感受、给问题定性、通过故事分享经历。这个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今日私董会中大家会发现让我直接给一个建议,说个1、2、3好像比要讲个有启发的故事更容易。这也说明了实操的重要性,不尝试,不会知道自己问题在哪儿。
- 今日的案主表现非常好,全程逻辑清晰,对幕僚们的问题对答自如,还记了满满几页纸的笔记,并反馈了后续的落地计划,这种坚忍和开放的心态非常棒!
- 今日两位私董官能力超强,无论是控场表现还是温柔提醒、流程推进都做得非常到位。“一切尽在掌控”。
总的来说,今日的私董会是比较成功的,大家无论以什么角色参与其中,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