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办法把做人和做事分开。
2.放下戒备心理,让自己松弛下来。我们不能一直想着孩子学不好怎么办,将来没出息怎么办,这种消极心理会导致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验证这样一个消极的目标。正确做法是,我们要让自己松弛下来,给自己定一个积极目标,让它引领我们的生活,因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没必要给自己太多的假设。
3.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而不是盯在孩子的缺点上。我们要看到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还没有做好什么,这样再看孩子,就能看见美的影子;在思维模式上,要更多思考我将拥有什么,而不是将失去什么。如果害怕失去,我们就会陷入恐惧,恐惧心会让人看到人性的恶,但一想到会拥有什么,就会对另外一个生命充满感恩。
4.教育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审美。如果无法领会这种审美,只能说明我们“眼神”不好,不能埋怨孩子。我们要在教育中寻找美,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我们要把“赞美”这个工具用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未来的生活值得向往、期待。
最后,希望父母借由孩子把我们灵魂深处的赞美之声唱出来,我们都是中国式好父母,都有做中国式的好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