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新作
Netflix已买断全球版权
- 风味原产地·潮汕 -
风味原产地系列的第一站就选择潮汕,是有充分理由的:陈晓卿把潮汕比作美食孤岛,潮汕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国的饮食习惯,有迥异于其他地区的食材选择。
没有以往美食纪录片的故意煽情部分,「硬核粗暴」、专注于食物本身的拍摄风格,使它播出不到半个月,就在豆瓣获得 8.6 分。
对中国人和外国人来说,都可以通过潮汕打开一片美食新世界。
更厉害的是,《风味原产地·潮汕》目前已配置 20 多种语言字幕,于 2 月 12 日,在 Netflix (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上同步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让全球的吃货都能感受潮汕美食的魅力。
而且,这是 Netflix 采购的第一部中国原创美食纪录片。
△NETFLIX的《风味原产地》介绍
近距离吃潮汕
这部纪录片的风格延续《风味人间里》用镜头把食物放大的方式,近到就像是真人视角夹起一块肉在吃。
每一集都保持在15分钟以内,刚好是一个休息间隔的时间,内容硬核,就像一部科学纪录片,不仅要拍得好吃,还要告诉你为什么好吃。
没有故事去搭建人文关怀,每一集都是用微距和升格镜头聚焦一款美食,十分钟的长度短小精悍,让观众一睹牛肉丸像月球表面般多孔的内部肌理。
展示韩江捕捞上来的鲥鱼仔烹煮后,呈现出的白中带粉的肉质,鲜味直瓢出屏幕。
直白点就是,手上没吃的千万别打开看,有吃的也只是能让你输得没这么惨。
吃一次就戒不了的美味
这次的潮汕特辑已经在春节期间上线完毕,选题几乎都踩中潮汕人引以为傲的美食,20集一口气看完不是问题。
第1集就是家喻户晓的牛肉丸,这种食物在潮汕落地生根,已有一百年历史。牛肉糜的制作源于中原,经由客家商人的叫卖,让潮汕人认识了牛肉丸。
但是迥异于客家人用刀背敲打肉糜,汕头民间发明了用3斤重的方形锤刀捶打牛肉,经历 30 分钟的捶打,将牛肉内部纤维彻底打散。
力量充沛的「捶肉大师」,还需要细心挑出肉糜中的筋膜,使牛肉糜更加细腻。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将肉糜制成肉丸的传统,唯独潮汕的牛肉丸彻底改变了食材的质地,还从口感上分为软浆牛肉丸和硬浆牛肉丸:
并衍生出形态不同的牛筋丸和牛肉饼:
其中有一集讲薄壳,它在腐国人民眼中,是一种“邪恶”的入侵物种。
他们不知道这种喜欢勾肩搭背密集生长的小型海鲜,是潮汕人民夏天的最爱,跟金不换炒成一道家常菜,薄壳的海味用来煲汤调味也极容易上瘾。
蔡澜先生曾这么评价:“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
还有一集专门介绍潮汕特色饮食——打冷,不吃生食的食豹,看完后突然就有了挑战的勇气。
在潮汕,常见的生腌海鲜有:虾蛄(又称:濑尿虾或皮皮虾)、蟹类、虾、血蛤、生蚝贝壳类等等。
而在汕头,人们更喜欢用酱油替代海盐来生腌膏蟹,增添其鲜味。
经过数小时腌制的膏蟹,蟹黄变成流心咸蛋黄的颜色,膏体也变得丝滑柔嫩,蟹肉变得绵糯。
再将生腌膏蟹完整地切开 13 块,就能完美地上桌,不管是酒还是白粥相送,都能满足潮汕人的味蕾。
卤鹅用的卤水里,飘出来的是祖传几代人的味觉密码。
广西的八角、陕西的花椒、越南的肉桂、云南的草果,传统的滋味成就于四面八方。
潮汕美食:黑洞一般的存在
不同的海鲜在海盐的衬托下,更呈现出不同的风味。
△猪油炒粿条
很多「粿」都是潮汕地区祭神拜祖的必备贡品。
不过一说起潮汕美食,就像进入一个黑洞,无论是筹备了快两年的节目组,还是潮汕人民自己,都不可能对了解得面面俱到,有误读是合理的。
食豹在评论区看到了一群既开心又傲娇的潮汕人民,一眼就抓住了纪录片里不严谨的描述,一大段科普后,又表示理解。
@豆瓣网友_璧
再给节目组挑个刺,这二十集的节目里,你们居然不提猪油,也就是潮汕人的朥!你知道不知道没有这玩意儿,潮汕人的餐桌茶配得少一半的风味啊!
@豆瓣网友_Scepter1
有没有一些纪录片遗漏的,却值得去吃的美味。有。窑鸡,笋粿,乒乓粿等等。总觉得“粿”这一个写得太简单了,分上下两集我觉得才能说得完。
@豆瓣网友_juventusyq
我觉得有鱼露沙茶没有有点可惜,潮汕人爱沙茶那是爱到骨子里,不仅仅只是蘸牛肉,炒菜炒肉,蒸制美食都会用到,腌制有些也会放。我个人觉得比鱼露影响更深远。
说了这么久,这部纪录片目前只在腾讯视频平台独播,如果你是会员,那恭喜你可以先睹为快了。
陈晓卿说过:“没去过潮汕,就不算是个美食家”
欢迎来潮汕叹鲜!
▌综合来源:广州食报、知中、腾讯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