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网:在接连几天的各类城市榜单推送之后,我觉得今天我们可以换换思路,做做城市数据的汇总和整理工作。今天,就先来聊聊关于全国各省最低工资标准这个话题。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
确定的方法通常有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比重法是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贫困户,再统计出其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加上一个调整数。恩格尔系数法就是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再乘以赡养系数,加上调整数。
中国的《最低工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最早于2003年12月30日颁布,2004年3月1日起施行。不过由于时间较为久远,当时的一些数据整理起来相对麻烦。
这里我找到一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十年后,也就是2013年时,部分省份当时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一起来看——
图片来源丨财新网我们重点关注这份榜单中2013年的数据,其中最低工资标准由高到低排名前几的省市分别是:上海1620元,广东1550元,新疆1520元,天津1500元,江苏1480元,浙江1470元,北京1400元。
排名靠前的地区,大致上和大家理解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相匹配。唯一比较例外的,就是远在中国西北边疆的新疆自治区,其2013年时的最低工资标准仅低于上海和广东,比江浙两省还要高上一些。
又过了差不多五年后,时间推进到2017~2018年时,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陆续上调了数次。此时,排名最靠前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方才均超过了2000元的门槛。
其中上海为2420元,深圳为2200元,北京2120元,广东2100元,天津2050元,江苏2020元,浙江2010元。
对于多数80后、90后职场人而言,最低工资标准显然是一件距离自己十分遥远的事情,因为按照当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资,京沪二城已经过万,许多新一线城市也已经达到七八千左右。而最低工资标准却仅有对应城市平均薪资的四五分之一,完全无力吐槽的既视感。
但事实上,最低工资制度的由来,主要针对的是早期的工业化时代下,保障劳工的最基本权益而来。最低工资的国际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国际劳工组织自1919年成立起,一直对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特别关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世界各国确定最低工资的重要经验的基础上,在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中,有关最低工资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条款。
而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之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了第二产业,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不断增强,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后,人们的收入也日渐由市场决定,旧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逐渐被弱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庞大的中国领土上,依旧还有非常多的地方,人们的收入甚至无法达到上述表格上的最低工资标准。又或者是,因为知识的匮乏,无法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只能通过最初级的劳动获得刚刚解决温饱的收入。
在前段时间,网络上曾流传过多篇关于“中国县城”相关的文章。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国(含台湾省,内地1335个县)共计1347个县。在我们讨论中国14亿人口的城镇化比率时,往往会把县城也一并算入“城市”的范畴中,认为当地居民只要离开农村,不再以农耕为业,即是完成了“城镇化”。但是中国县城情况十分特殊,其各方面条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相去甚远。
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等产品的成功,很多人也习惯性将其归结为中国县城经济的巨大成功。长期生活在高线(一二线)城市里的居民,其意识已经与数量庞大的县城居民完全脱离,彻底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能够接受拼多多上的假货横行和趣头条上的垃圾信息。
在历年双十一节节攀升的全网成交额背后,人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人消费升级的节奏无比迅速,对于花呗、白条这样的消费信贷产品也习以为常,超前消费意识在城市年轻人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月入数万的京沪白领养不起一个孩子”和“广大偏远县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尚不能及”之间,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中国,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中国人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