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背书一向是情有独钟的,对能背的记性好的崇拜感很强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播过一个小朋友表演倒背百家姓,迎来家长们的一片惊讶和赞扬。在家长们的眼里会背书记性好的孩子就会读书好,就是好孩子。老师们也是要求学生一篇一篇的文章背诵。更奇怪的是需要运算的数学也是要求背公式,背题目的。老祖宗千年来的背书教育的精髓在现代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所谓的专家学者也是很赞同附和的,美其名曰少年人记性好,要锻炼脑子就要背书。还有个最大的好处他们不好说,就是考试要靠背,一切以考试为中心。
我曾经碰见过一友人的孩子,他很自豪的向我炫耀他的8岁孩子能背全篇三字经,并且迫不及待的让孩子表演了一番。嗯,果然是背得滚瓜烂熟,就差倒背如流了。可我问他里面的意思是什么,他就一脸茫然了。那背下来干嘛呢!
我想起我自己的读书经历,鲁迅先生的文章背了很多,根本不知道他的文章的寓意。近代史条约哪年签的,和谁签的,条约内容都要背,可没有一个老师启发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中国近代会落后,为什么变革没成功。没有用,只要记住内容就可以考试,考试成绩才是衡量学生的标准。所以我们不需要思考,只要会背,会记住就可以。
前几天去杭州专程碰一个好友,他是英国伦敦大学讲师,这次来中国大学讲课三周。我们聊了很久,他对中国学生的能力感到非常失望。学生们都要给提纲,不会自己学习。就连大学的老师都一样,他出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老师们根本不知所措。
我想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一下,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难道我们的人才就是古代那种只会摇头晃脑背书的腐儒书生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