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3262/b3756214be5ebe72.jpg)
渤海国,
双雄逐,
狼烟起。
马嘶鸣,
号角响,
不见大漠荒原。
谁的梦?
向天阙,
冷月边关。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唐朝武周时期至唐玄宗时期的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在东北渤海地区取得一席之地,渤海双雄之间以及他们与大唐的恩怨情仇。
06——从乞乞仲象到大祚荣
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在大唐的北部契丹部落一带参与了营州叛乱。
契丹无上可汗李尽忠与孙万荣率众反唐攻破营州,乞乞仲象也率部众参战。
武则天为平息营州之乱,一面采取怀柔政策,封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一面又派出契丹叛将李楷固,东征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率领的粟末靺鞨部落的军队,
可是不久乞四比羽战败被杀,乞乞仲象的命比乞四比羽的稍微长一点,继续率领粟末靺鞨部落的军队与李楷固厮杀。
但是乞乞仲象毕竟年事已高,日薄西山,哪里是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李楷固的对手呢?
不久乞乞仲象就在战争中也世了。
父亲留下的部队只能由儿子大祚荣来完成。
大祚荣率领父亲乞乞仲象留下的余部一边和唐军周旋,一边继续沿着父亲在世时原定的路线向东迁居,就这样来到了渤海附近的东牟山,筑城定居下来。
大祚荣骁勇善战,高丽、靺鞨之人纷纷归顺于他,地方二千里,户十馀万,胜兵数万人,自称震国王,依附于突厥。
此时的大祚荣取代了父亲,并沿袭了父亲的爵位,自称震国公。这个震国公当时只是武则天为了表示对乞乞仲象的怀柔拉拢而实行的缓兵之计。
不论怎样,现在大祚荣已经是震国公了。在渤海的东牟山一带开辟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稳固的政权。
大祚荣生有三子。
长子早年夭折,儿子就是前文讲的大武艺,三子就是大门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