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作者: 杨令宗 | 来源:发表于2023-11-12 12:47 被阅读0次

西欧中世纪的一千年,其实战争从未间断,既包括西欧各国和周围民族的战争,也包括各国内部诸侯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不过,在加洛林王朝建立之后,欧洲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都远比不上过去日耳曼民族入侵罗马时期和之前的罗马帝国时期,绝大多数时候,平民并没有被卷入战争。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些贵族带着手下几百个骑士打了一次群架而已。

要说中世纪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有两个,一个是英法百年战争,另一个就是十字军东征。特别是十字军东征,它并不是欧洲各大王国之间的斗争,而是基督教和伊斯兰两大文明之间的对抗,而且这场大战持续了两百年,深刻地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十字军东征是欧洲被动地走出中世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字军东征的起因有两个:一个是塞尔柱帝国的崛起,夺取了拜占庭在东方的屏障安纳托利亚,对拜占庭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当时,江河日下的拜占庭根本无力抵抗对方的入侵,只好求助于罗马教廷;第二个起因是罗马教宗想趁机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

塞尔柱人是入主西亚的突厥人,以他们的酋长塞尔柱命名。在从中亚进入西亚的过程中,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并且控制了巴格达的哈里发,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新领袖。塞尔柱帝国的扩张让拜占庭帝国,甚至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都感到了威胁。

早在11世纪,塞尔柱人就侵占了拜占庭帝国包括圣城在内的大面积领土,而拜占庭没有还手之力。1071年,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御驾亲征,对抗赛尔柱,结果还是战败了,自己也成为了俘虏。他的继任者阿莱克修一世也无法解决帝国的难题,只能转向欧洲求救。这位拜占庭皇帝写了大量亲笔信寄往西方,描述了突厥人对基督徒的残害以及对圣地的亵渎,恳求西方出兵。

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的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期间他接待了来自拜占庭的使者。了解情况后,这位教宗呼吁收复圣地,解救同为基督教兄弟的拜占庭人。同年的12月,教宗又在法国克莱芒召开了更大的基督教会议,发表了激情四溢的演说,号召西方世界的基督教徒发动圣战。参与这次会议的人有好几万,包含各地的大主教、贵族骑士和大量平民。狂热的宗教信徒热烈响应教宗的号召,并且确立以十字记号为军队的标志,大量制作,在民间发放,“十字军”的名称由此而来。

热衷于这场战争的大贵族并不多,真正热衷于东征的,是那些没有土地的骑士和平民,他们都希望在战争中夺取对方的土地,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因此,还没等到教宗规定的出发时间,一大群平民就在一些骑士的带领下自行出发了,史称“平民十字军”。

从这支“军队”的构成,咱们也大概能猜到,他们的胜算不大。根据历史学家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一书中的记载,这群农民把牛羊当作马用,沿途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孩子们,每经过一个堡垒或城镇,他们就向行人询问:耶路撒冷到了吗?

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纪律可言,沿途烧杀抢掠。在经过中欧时,很多他们眼中的所谓的“异教徒”就惨死在了他们手下。当然他们本身也损伤惨重,还没有到达君士坦丁堡就损失过半,然后又被拜占庭的皇帝打发到小亚细亚和塞尔柱人交战,结果全军覆没。

1096年的秋天,由武装贵族和骑士组成的正规十字军终于出发了。正规军的成果显然要比“平民十字军”好很多。三年后,也就是1099年,他们占领了耶路撒冷。因为之前在伊斯兰人控制耶路撒冷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都被摧毁了。因此,这一次十字军为了报复,在攻占了耶路撒冷之后,屠杀了上万名穆斯林平民。

不过,十字军对耶路撒冷的控制时间还不到100年,很快塞尔柱人就开始了反击。1187年,在塞尔柱人的首领萨拉丁的带领下,他们重新夺回了耶路撒冷。

萨拉丁这个人值得讲讲,他可能是那个时代西方世界最杰出的军事家,当然也是一位最优秀的政治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萨拉丁在攻下耶路撒冷后,不仅没有报复一个世纪前基督徒血洗圣城的暴行,而且还允许基督徒进到圣城朝圣,但不能携带武器。单就这一点而言,就连他的基督教对手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宽容之心。

总的来说,十字军前后进行了九次东征,如果再加上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东征,可能多达12次。绝大部分时候,欧洲军队都是无功而返,但伴随着每一次十字军的东征,欧洲的政治格局就会发生一些小的改变。

1202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十字军最初的目标是进攻被穆斯林占领的埃及,后来受到威尼斯的利诱,改变了计划,攻占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丧失了大部分土地,从此一蹶不振。

从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东方的蒙古部落开始崛起,并且不断西征伊斯兰世界,从此伊斯兰世界开始衰落。

1228年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通过军事压力和谈判,兵不血刃地收回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十几年后,耶路撒冷就被流亡的花剌子模穆斯林占领。此后,拜占庭和蒙古在西亚的汗国结盟,共同打击伊斯兰国家,曾经辉煌的阿拉伯文明从此画上了句号。

到了1271年的第九次十字军东征时,欧洲人已经对宗教战争失去了热情,内讧连连,无法调和,加上十字军的同盟军蒙古伊儿汗国又被穆斯林击退,最后大家缔结和约,十字军东征到此结束。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主要的宗教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200年,几乎每过二十多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当老去的一代骑士们丧失了热情后,新的一代又在教宗的鼓动下重复他们父辈做过的事情。东征的过程,给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民,既包括穆斯林和犹太人,也包括基督教徒本身,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讲,十字军东征间接地摧毁了曾经辉煌的伊斯兰文明。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来自东方蒙古帝国的打击使得伊斯兰世界从此再也无法恢复到阿拉伯帝国时期的繁荣。虽然此后奥斯曼土耳其人也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帝国,但是文明水平无法达到过去那些哈里发王朝的高度了。而且,十字军东征也是直到今天,东方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对立的历史原因之一。

除了伊斯兰世界各国,十字军东征最大的输家无疑是拜占庭。原本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拜占庭对抗东方的塞尔柱人,结果却是君士坦丁堡被洗劫,拜占庭从此一蹶不振。欧洲也从此失去了长期以来对抗东方入侵的屏障,致使日后奥斯曼土耳其多次长驱直入欧洲心脏地带,使西欧损失惨重。

十字军东征的直接受益者是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特别是威尼斯共和国以及罗马教廷。十字军东征让伊斯兰丧失了在地中海的优势地位,意大利沿岸各共和国取而代之,逐渐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特别是威尼斯,它通过为十字军提供运输,从中获利,一跃成了中世纪的海洋帝国。尤其是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威尼斯还参与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今天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里的几件最重要的文物,包括四匹骏马的雕塑、罗马四帝共治雕像,都是从君士坦丁堡抢过来的。至于罗马教廷,则因为两百年的东征扩大了号召力,并且取得了大量的财富。

总的来看,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带动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使得不少商人变得富有,开始赞助画家和建筑家,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宗教改革。另外,由于大量的封建贵族骑士在战争中死去,也加速了市民和商人阶层的崛起。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十字军东征是欧洲被动地走出中世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洲中世纪的战争,规模并不大,但是对于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还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欧洲中世纪战争的起因主要是宗教问题和王位继承问题,它们都涉及到了具体的利益。但是战争的结果通常不是发动战争的人可以控制的。比如,为了挽救拜占庭的十字军东征,最终葬送了千年帝国拜占庭;再比如,我们在专题中讲到的,为了争夺法国更多领土的英法百年战争,最终让英国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领土。总的来说,战争都会摧毁掉现存的旧秩序,导致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崛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字军东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al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