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鱼我所欲也》内容理解

《鱼我所欲也》内容理解

作者: 董会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5:10 被阅读0次

     

    《鱼我所欲也》内容理解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讲解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代表之作。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邹人。邹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城市。他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尊称其为亚圣。《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今传孟子七篇261章,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之作。

            四个层次理解大意

            下面,我将分四个小层次来谈谈《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大意。

          第一个小层次,孟子说道,在人们的生活中,鱼和熊掌都很好吃,最好是两种都能够同时得到,但如果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舍弃另外一种的话,那么按照人们的常理肯定是舍掉鱼而选择熊掌。由此,就从一个生活中饮食上的小小选择,引到了舍生取义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上来——孟子说,生命肯定是人们希望得到的,即人们不愿意去死亡。但当生命和义这两者发生了尖锐矛盾的时候,二者必须选其一,那就应毫不犹豫地选择义而舍弃生命。这就是第一个小层次的意思。

            进入第二个小层次,孟子先从正面进行了论说,即生命是我想要得到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所以我不会苟且偷生。孟子接着说,我所厌恶的当然是死亡,但是还有比死亡更让我厌恶的,那就是不义。所以,当祸患来到的时候,我毫不回避。

          而接下来,孟子作了一个假设。他说假使人们所追求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则凡是可以用来保命的手段甚至是一些卑鄙的、下流的手段都可以用,而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加厌恶的,那当祸患来了之后,他就可以借助一切手段去躲避它。这种假设所造成的后果,对社会而言非常严重。

            再下一个层次,孟子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述义和利之间的选择的问题。一个人饥饿了,饿到十分严重程度的时候——得到一点点食物也能够活下去——用孟子的话就是到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境地。但是如果你把这些食物用脚践踏了,再吆喝着给人家,那饥饿的人是不愿意接受的。接着,孟子又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即虽有人宁饿死不食嗟来之食,但有的人在优厚的俸禄面前,比如说授以万钟,却不辩是否符合礼仪就去接受这种俸禄。孟子认为这种做法就是失掉羞恶之心,就是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不义的。以上这四个小层次大体的意思就是这样。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物质的躯壳的形式存在着,这样的生命是有时间的限制——人生不过百年。还有一种生命的形式,那就是精神,千百年来,仁人志士先哲,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精神上的生命,这种精神的生命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它超越了作为物质的躯体的生命。

          今天,孟子的观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有的人面对金钱、权利就把持不住了,就失掉了本心,违背了道德原则,我们应读一读两千年前孟子所写的《鱼我所欲也》,它会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

              ――摘自《万唯教育》拓展提升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我所欲也》内容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gg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