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听话、做题、考分。
而是即使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有自己的追求、主见,有过好这一生的能力。
因为他的创造力被诱导出来了、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了。
父母要让环境给孩子话语权,就激发出孩子勇敢、自信、独立,最终成长为有主见、有创造力的人。
父母给孩子提供信任的环境,就激发了孩子对自己负责、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力以赴的决心。
父母给孩子尊重的舒服的环境给,孩子就慢慢开始找寻真正的自我,不再盲从权威和分数,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心态平和地解
孩子的任何选择,都不是被老师或家长灌输形成的,而是TA自己内心的自我被唤醒后的理性选择。
作家林清玄曾说,养孩子就像种植物一样:
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同样的土壤,能生长出同样的模样。
同样的,好的教育,也绝不是将孩子驯化得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而是给TA一个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的环境,让他敢于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唤醒自身的天赋。
每个孩子,学习的动机、喜欢的事物都有着千差万别,TA们“生长”的内在动力也截然不同。
但也正是这些不同,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美嫺读到过这样一段话:
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扇成长的门虚掩着。
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温柔地推开它。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三级心理咨询师,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