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特别忙,而且孩子要开学,自己要坚持写作,还有家里边一些日常琐事,真的感觉自己头都大了,甚至前两天忙的自己感觉有点头晕。
直至昨天看到了吕白老师的《底层逻辑》中有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说法,才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自己这么焦虑的原因。
最近如此焦虑,其实就是源于我一直在同时做着或者说是关心着很多件事。
但是这样,往往什么也做不好。而做不好又更加滋生了自己心里的不满,然后产生焦虑情绪,结果导致做事过程中更加焦躁不安,效率更低,陷入“负向增强回路”的循环里。
那是书中的什么打动了我呢?
书中讲的:我们与其将时间分成“格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计划,其实倒不如集中精力做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2-3件事。
铺排太多,往往是每件事都在赶,每件事都做不透。
所以,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自己,努力固然是好事,但是要合理谨慎的使用正向激励,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过度消耗自己。
保持平常心,内心舒展的做事,观察事物更加细腻,更加实事求是,用这样的状态集中精力做事,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天,我吸取了这句话的精髓,在自己需要做的几件事里选了相对重要的两件,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做事的过程心无杂念,不在挂念其它事情了,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就像“二八定律”我们人生中有很多事,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总是有永远也处理不完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里,往往只有20%的事情是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的,这就是关键的部分,恰巧这20%才是你要花费80%的精力去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就要学会做好“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就是做减法,把你每天要做的事情排出轻重缓急,每天集中做2-3件事就可以了,把这关键的20%做好,足以带动剩余的80%的事情,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至于其余的不重要的事情,看心情就好,人要与自己学会对自己好一点,这也是保护好自己身体这座“青山”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