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符合条件被调的干部都带薪学习,在几年学习中如遇上相关晋级也不会漏掉。书籍、学费、文件、报刊、参观、实习、春游等等等等……全是国家包下来的。除上我们吃饭(院阮羊府又便宜)和自己零用线外,几乎再没有另外的花销。学院几乎平常没有向我们学生收过一个钱。当然像现在的学校的“乱摊配”更是天方夜谭,无法想像的。
在此期间,我只所以能够置办几套用进口料子,又较为考究的衣服,也是有原因的。记得当时师傅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令人很难忘掉的。很受感染,每每想起受益匪浅。在60年代中,文革前夕,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裁衣部,我先看好料子(和裁衣部一起)颜色量好了尺寸,计算各样(连辅料钮扣等)用料打出钱来,我交完费就可以做了。
制好一套衣服,需三个星期的时间,第一个星期量尺寸交款。第二个星期试穿:用针编好的衣服穿上看哪里需放需缩。第三个星期去取衣。经过这样的程序做出来的衣服没个不合适的。加之工艺高超,做工精细、样式考究。后来我才得知:这里荟萃了我国最好的裁衣顶尖高手,早驰名中外。所以,我这几个钱花的掷地有声。听说不少中央首长、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多有在这里做衣服的。当然,“假、昌、伪、劣”的幽灵与这里是无缘的。
尽管当时全国性的罕见的自然灾害刚过,我们在这里生活,居然连一点也没感觉出来。只觉很舒适,当然追其原因不外乎:其一、组织对我们的关怀备至。据我所知当时全北京市的干群,以及所属高等院校均配有粗粮,我们则没有,吃得是青一色的细粮。而且一日三餐丰富多彩,花样翻新、可口实惠、美不盛言。比如早餐,馒头、稀饭或牛奶、半截煮玉米棒子或牛奶、一块煮红薯。午餐、晚餐那就更具特色。各种色、味、型不同的朴鼻香的炒菜,也有新疆的手抓饭、西藏的糌粑、酥油茶、内蒙的奶茶、奶酪等。和我们一起有些不是调干生活困难的组织发给衣服和生活用品等。其二、是我们个个把一颗赤热的心,全部扑在学习上,其他根本想得很少,或说就没有时间去想其他问题,组织安排的这样好,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从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宽敞明亮的。当时学院规定每屋本科生8人,研究生6人,学生会干部4人。我们调干一般每屋6人,我住学生会4人。
当时我们的生活可以这样概括:严谨有序、轻松愉快。紧张而倜傥团结向上。在党和人民阳光雨露滋润下,在知识的沃土上生机勃勃地汲取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
学院为了培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观点,不仅注重从理论上灌输有关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观的观点。而且在学院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我们每学期参加,足以使我们受到教育的体能,又能达到的各种劳动半个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