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下周回来JIE XX。”车说。
我无言以对。什么时候能回去,由不得我。什么时间能自由活动,明天还能不能出门,会不会半夜接到通知,由不得我们。
在这样各自关在自己的小格子间的时刻,支撑我们的,好像也只有那些我们所珍视的人了吧。
车说,你不要嫌我冷啊,我有时候需要调整。怎么会,我爱都来不及,我一直都在,24小时全天候都在。
这种时刻,我会默默翻开她的视频号,去找到属于我的蛛丝马迹,然后默默思念我们共有的点点滴滴。
和车的行走成都计划,是去年刚到成都的头脑发热。作为两个外地人,我们前后脚到成都,早到了很多年的车也并不比我多了解成都多少,那正好,我们一起去了解。
约好的户外,定好的行程。各自准备礼物,准备吃的,然后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拍照发给她,她回说少买点啊我都买好了。我备好了左旋,车虽然没有弱不禁风到这种成都,但我觉得是,我给她准备了三管儿。准备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我知道,车也一样。在大巴车上等待,我们只顾着咋咋呼呼聊天,没有交换礼物也没有交换吃的,直到检查带颜色的小女马被拒绝,才傻眼。悻悻然一个人回到房间,我点开了一直不想看的海蒂和爷爷,车独自去户外,给我发回雪景的时候,笑的很开心。我看着海蒂和爷爷,喝着车给我的茶,也很开心。第一次失败了。
第二次,就是我们的行走成都计划。约好了时间,我们无需确认。不用买东西,不用做准备,直奔约会地点。但我还是晚了,不是迟到,是比车晚了10分钟,她比我急吼吼。
那一天我们漫无目的的漫游,随机的行走,吃了爆好吃的渣渣面,吃了超好吃的手工红糖锅盔,看了巨幅涂鸦,还送了我最爱的向日葵给她。最后,目送车踩着共享单车消失在夕阳西下,满心都是欢喜,模糊了视线。
支撑我的,就是这个吧。好久不见车了,但只要想到有TA在就好就是满满的幸福。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始终存在着的,一定就是爱吧。爱是什么?不就是永存于世间的道吗?宇宙的底层密码。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解】
有些东西无色无形,根本看不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夷”;有些东西寂静无声,根本听不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希”;还有些东西没有实实在在的形状,根本无法触摸得到,可以把它称之为“微”。对这三者不能够盘根究底地询问,因为它们原本就浑然一体。
这个混合的事物外显的部分并不是非常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是特别晦暗。它没有开始的端口,也没结束的尽头,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最终只能将其归结为超凡物质一般的存在。这也许就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一种没有实物的形象,一种若有若无的恍惚之感。
当我们去迎接它的时候,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的时候,又看不到它的末尾。我们最应该做的是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掌握和驾驭现在能看到、听到、感触到的一切事物,认识到宇宙的开始,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道”的规律。
换句话说,“道”是虚无缥缈的,我们无法看到、听到、摸到、感知到,但是“道”的确真实地存在着,而且它每时每刻都在按照自身独有的规律运动。如果真的能找到宇宙的开端,看到所谓的“道”,掌握“道”的运作规律,也就可以掌握世间万物的根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