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惨的事是什么?人活着,仅仅是活着。
每个年轻人的十年前,都是豪情万丈的。从此往后,有一小部分人在大学里消磨了斗志,有一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臣服于现实,剩下的那一小撮,或为精英,或为蝼蚁,但皆不是你我。
月末,手机短信声响起。
“你尾号XXXX的银行卡汇入工资7232.50元,剩余金额8453.19元……”
他划掉了短信,打开了银行信用卡APP,还掉了一笔账。
“你尾号XXXX的银行卡支出5468.32元,剩余金额……”
剩余金额他看不都不想看了,反正肯定是不够这个月的。即便钱不够用,但他依然活得好好儿的,因为有信用卡这个可以续命的法宝存在,甚至还可以拆了东墙补西墙。至于生活质量嘛,无甚改观,偶尔能跟朋友一起搓一顿好的,打打麻将泡泡吧,好像也没有改善的必要了。
很想问问这类人,刚工作那会儿敢日天敢日地的嚣张劲儿上哪去了,这才几年呐,就练就了一副波澜不惊的本领。
努力?试过了,没用。他抽了口烟,叹了口气,很淡然地讲述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顺,以及自己不得志的原因。语气平和情绪稳定,一点都不像是在倒苦水。仿佛让人能感受到,他已经是一个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贤者。你不会去提醒他,他其实还年轻;你也不会去告诫他,他快三十了。因为,这么年轻就能看破人生的人,真的是人才啊。
可他与你告别后,依然会焦虑,焦虑于明天的工作,焦虑于人际关系,焦虑于自己的未来。你以为这样的人不想改变么,他也会时不时地打开知乎寻求各种健身方法、赚钱方法、把妹方法以及种种自我提升的方法,看完后若有所思,执行不了两三天就会开始质疑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他从来不会去观照内心,发现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症结,打破自己的某个习惯,就可以迎来改变。但,坐困愁城的人,怎么会想到俯瞰这城呢?
这一类人,永远在diss,上至流量明星,下至办公同事,总有看不起人家的点。可奇怪了,自己明明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啊,要钱没钱,要颜值没颜值,要身材没身材,要深度没深度……明明胸无点墨,却非要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评论时事戾气汹涌,这不就是那个时代在召唤的键盘侠吗?
他就这样人前无所谓,人后焦成鬼日复一日地过着每一天,倒数着日子,在三十岁来临的那一天宣告自己的人生彻底完蛋。这类人是多半是“三十定命”的信奉者,因为到了那一天总算可以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咎于“时不与我”了。
“大概,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很多时候人会莫名的颓丧,尤其是不得志时的寂寞。心病总是药石罔顾,哪怕有上师来为你开解,也不见得你能一时间大彻大悟。成长中的焦虑最令人惶恐,时间在拼命地走,人却停留甚至落后,甚而花费数年绞尽脑汁寻求出路却仍然一无所获。
在这个月薪一万都能被人定义为“讨饭”的年代,经济水平似乎已经能衡量人的一切。你挣得不多,说明你各方面都不行,至少对于上班的同龄人之间这么比,好像一点儿毛病都没有。摸爬滚打许多年依然无甚起色,在耗掉的青春里无奈坚守。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也跟那些人一样丢掉理想就好了。拿个不高不低的薪水,娶个不美不丑的媳妇儿,生个不笨不傻的娃,网上开黑吃鸡,打麻将,泡酒吧,没什么大的建树,也不用冒大的风险,苟且于平凡的美好中。
但是我不甘心呐。
我朋友养了一条阿拉斯加,每个月狗的开销是一万五。
我一想,卧槽,我活得还不如一条狗,我每个月连它的狗粮钱都挣不够。我相信社会上很多人的工资都达不到这条阿拉斯加的消费水平。当你发现自己活得还不如一条狗的时候,是不是该反省下自己,试着去改变些什么东西了?这个世界本没有宿命,惟有甘愿臣服于社会阻力的人才会拥有宿命——他们以为是社会在不断压垮自己,从未意识到明明是自己一天天地放弃了自己。
很少有人能坚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是这个时代年轻人长期沉沦的悲哀。其实, 只要做出一点点小小地改变,就能看到另一处的光芒了。不用去质疑方法,以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之差,还没有到需要质疑方法的地步。你只管努力去试,勇敢地坚持,不用去跟大牛比量,每天比昨天的自己强一丁点就可以了。再说,管那么多干嘛,明知道什么是优秀,朝那个方向跑就是了。量变,总会引起质变的。
人总得想法子让自己变得更好。随时醒来,最多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怕只怕你装睡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