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非常荣幸地接到了桂林最大的连锁书店——纸的时代书店的盛情邀请,让我过去给他们的读者做个阅读分享,分享自己是如何完成一年100本书的阅读的。
当我接到这份沉甸甸的邀请函时,思绪万千。我知道,许多人并不相信,普通人一年能够完成100本书的阅读量。
是的,以前,我也不相信!
2021年初,我参加了网上的写作训练营,主编说:“许多人通过这个训练营,三天就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书评。”
那时候,我是第一次接触到“书评”这种文体。
什么叫书评呢?
就是将一本书读懂读透之后,将内容提炼出来,结合读者熟悉的一些社会问题,重新整合成一篇观点文。
让读者能够通过你的解读,了解到这本书可以给他带来的收获,和一些阅读思考。
换而言之,这个训练营的培训目标就是让我们不仅三天能够阅读完一本书,还要将这本书提炼出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一年读写100本书?说实话,当时我想都不敢想。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了解一下这个未知的领域。
如今,两年过去了,我发现一年读完100本书,甚至写出100篇高质量的书评确实并非难事,秘密就在于得掌握阅读写作的底层思考逻辑——“结构化思维”。
什么叫“结构化思维”呢?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对我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而这些信息通常是杂乱无章的。那么,我们就得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梳理。
大脑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梳理,让我们能够迅速理清脉络的思考方式,就叫做“结构化思维”。
掌握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以后,就能轻松get到重点,比如阅读的时候、写作的时候、演讲的时候都可以条理清晰地进行思考,甚至还能精准地表达出来。
现实生活中,大家不是不会写作,也不是不会阅读,更不是不会说话,而是缺少了“结构化思维”,所以难以做到“精准表达”。
专注于人力资源发展管理20多年的郭力先生,曾出任全球500强的欧美咨询顾问,他认为,职场人士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结构化思维”的问题。
拥有“结构化思维”的职场人士,无论是表达还是解决问题,都能快人一步,胜人一筹。
而培养结构化思维的有效工具就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的芭芭拉·明托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她发现许多员工平日里都能侃侃而谈,但是,一到汇报工作时便语无伦次。
于是,她致力于探索条理清晰的文章所必要的思维结构,最终总结出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郭力先生在《金字塔表达力》这本书中,运用大量的图解和案例的方式,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该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解决写作、演讲等方面的问题。
相较于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来说,《金字塔表达力》讲解得更为详细,所采用的图解方法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思考习惯。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字塔表达力》这本书中,针对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构思和写作,进行了详细地剖析。
比如:如何基于目标确定写作主题?如何搭建纵向的文章结构?以及如何搭建横向的文章结构?
这些,其实都是我平日里在写作时常用到的手法。
许多人都问我:“你是怎么做到三天读完一本书,并且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的?”
我想说,秘密全都在这本《金字塔表达力》中。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